卫计委:将全面推开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
2015-2-3 9:55:1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酝酿多时的新农合改革全面铺开。
日前,国家卫计委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中,大致规划了2015年新农合改革的流程。
在刚刚面世不久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卫计委获悉,2015年,将全面推开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工作,尽早启动大病保险补偿兑付。2015年底前,以省(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统一政策,在开展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的地区,将病种范围扩大到30~50种。
尽早启动大病保险补偿兑付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态,下一步,将“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
基于此,新一年的新农合改革思路愈加明晰。而日前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知中,对于新一年新农合改革的重点,涵盖了支付方式改革、大病保险推进以及省级病种扩容等方面。
据悉,2015年,全国各地将全面推开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工作,尽早启动大病保险补偿兑付。
2015年底前,以省(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建立健全招标机制,以地市或省为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
同时,将根据新农合基金规模、基本医保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高额医疗费用人群分布等影响因素,科学调整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健全以保障水平和参保人员满意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商业保险机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商业保险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规范经办服务行为。
鼓励各地在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将新农合基本保障经办服务工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一并负责,打通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经办服务通道,实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在新农合基金管控上,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基金既不过度结余,也不出现超支。加快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以次均费用、住院率、目录内药品使用比例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探索建立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和黑名单管理制度。
考核延伸至个人
除了大病保险的推进等,2015年,还将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和质量监督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防止定点医疗机构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必需的医疗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将考核从定点医疗机构延伸到个人,将医生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作为医生个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其个人收入挂钩。
不过,在目前的新农合制度大背景下,尚无法建立成熟的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体系,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所有疾病的临床路径,若通过开展支付制度改革实现费用控制目标,容易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新农合管理部门应明确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将保证服务质量作为开展医疗保障制度管理的重要内容,无论实施哪种支付方式,都将临床诊疗规范(或临床路径)作为考核支付方式执行情况的参考依据。
从长远来看,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以及病种扩容等改革,尚待触及改革的下一步核心,即三保并轨。只有城镇居民、职工以及新农合三保并轨,过度分隔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有行将结束的可能。
据了解,一直以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这三种基本医保独立运行,报销政策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与其他两种医保相比,新农合的报销水平相对较低。
国务院有关医改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在目前的管理体制框架中,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要规制和管理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为其提供财政预算补偿;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又实际管理着新农合基金,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扮演着服务购买者的角色。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使卫生服务机构供给诱导需求的行为倾向,得不到合作医疗管理方面的有效制约,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节约新农合资金。
因此,未来的方向是,将统筹层次提高至省级或全国层次,事权与财权匹配,由中央财政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尽快明确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革,将目前分散于多个部门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明确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新农合筹资标准再提高90元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较去年提高60元,达到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全国平均个人缴费标准达到每年120元左右。
《通知》提出,各地要合理调整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将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50%和75%左右。以省(区、市)为单位统一制定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建立完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非公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满足参合群众多样化需求。
《通知》要求,2015年年底前,以省(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提高抗风险能力。2015年年底前,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以按病种付费方式纳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先执行新农合报销政策,再按大病保险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通知》再次强调完善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开展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的地区,将病种范围扩大到30种~50种。逐步探索以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病种范围。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诊治的病种,上转不予报销或大幅降低报销比例。支持以医联体为单位实施总额预付,推动医疗联合体内部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在规范基金监管方面,《通知》要求探索建立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和黑名单管理制度,依法加大对骗取新农合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银行间ABS备案制落地 创新产品有望破冰
- 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上调 或为“水十条”铺路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 粮食安全问题
- 新汽车销售办法上半年或出台 经销商不足3成盈利
- 能源局: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审批取消
- 发改委:建立最低商业原油库存制度
- 足球改革方案正制定 业内:改革重点应在“体制”
- 财政部:将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 税率均为4%
- 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REITs试点或重启
“一带一路”建设再扩围:沿海大港或被纳入
2014中国投资海外房地产165亿美元 增长46%
第三批自贸区席位争夺战再起:陕甘豫鲁将申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