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多地GDP未达标 今年主动“踩刹车”
2015-1-27 10:19: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月下旬,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1月26日),河北、西藏、重庆、新疆、宁夏、浙江、北京、陕西、天津、上海、广东、内蒙古、云南、安徽已召开“两会”。而江苏、黑龙江也于昨日召开政协会议。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多个省份并未完成2014年GDP目标增速,并下调2015年的GDP增速目标预期。其中,上海市更是首次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此外,对于2015年的发展规划,各地不约而同地对接国家重点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等。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地方下调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是顺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表现之一。增速目标下调后,要更加注重质量与效应的提升,与国家战略关联度高的地区应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发展,而关联度不高的地区则要寻找适合自身区域特性的发展方式,以促经济提质增效。
上海首次不提GDP增长目标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省份都未完成2014年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速目标。例如,河北2014年GDP增长目标为8%,实际增长6.5%左右;宁夏2014年GDP增长目标为10%,实际增长8%;陕西2014年GDP增速为9.7%,低于11%的增长目标。天津2014年的GDP增长目标为11%,实际增长10%。
相较之下,北京、贵州等地的差距较小。2014年北京GDP增长7.3%,接近年初设定的7.5%的预期目标;贵州2014年GDP增长10.8%,略低于11%的目标。
目前,除了西藏设定的12%的GDP增长目标同2014年持平外,多个地方下调了2015年GDP增速预期。其中,宁夏、天津、新疆等地下调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天津从2014年的11%下调至2015年的9%左右,宁夏从2014年的10%调整到2015年的8%,新疆从2014年的11%调整为新一年的9%。
地方下调经济增长目标预期,也是充分考虑新常态之下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表示,确定这样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不利因素,同时也考虑了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实际需求。
此外,重庆在未完成2014年11%的GDP增长目标下,将2015年的预期下调至10%;浙江将2015年GDP增速下调至7.5%,而2014年的目标为8%左右;陕西将201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至10%左右,低于2014年1个百分点。
潘建成表示,地方下调经济增速目标,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之下增长速度换挡期的表现之一。经济新常态外在的表现之一就是经济增长的换挡,即增速呈现出趋势性的下降,但在增长目标下调的同时,要求地方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首次不提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近年来,淡化GDP指标,在上海已成为趋势。在上海市“两会”召开之前,部分上海区县如浦东和静安,取消了2015年GDP增长目标,转而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多地重点对接国家战略
此外,地方在规划2015年的重点工作时,纷纷对接国家重点战略,比如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
对此,地方纷纷围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规划地方发展。例如河北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最大的战略机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配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编制,率先实施京津冀交通联通、生态联防联控和产业对接协作三大突破,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浙江要求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支持杭甬温等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相关城市开展友好结对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更加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云南省代省长陈豪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发挥桥头堡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争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工作委员会支持,加快云南连接周边国家的综合交通、电力、信息和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对接与沟通。
此外,西藏也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
在潘建成看来,与国家战略相关联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协同发展,并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但关联度不高的地区不应该牵强附会与国家战略,而是要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的地区特性发展道路,也是向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方向迈进。
各地发展阶段形势不同
具体来看,从1月20日起,各地纷纷开始发布2014年的全年经济数字,其中重庆最早,其2014年经济增速为10.9%,为全国第一。贵州次日发布,数据显示其2014年经济增速为10.8%,为全国第二。
天津随后发布其数字也显示,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10%。1月23日,四川发布其全年经济增速分别为8.5%,陕西、湖北宣布2014年经济增速为9.7%。
四川经济增速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当时2001年经济增速为9%,此后每年增速都是两位数,这也是13年来首次从2位数增速变为个位数。
而重庆的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7.1%高位,也持续下降了4年,尽管2014年经济增速为10.9%,仍为两位数,但增速已经下降不小。
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所产业布局研究室主任李晓华认为,在整个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之下,各地经济放慢是肯定的,也是符合规律的。“但是各地发展情况可能不一样,这与各地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形势不同等有关。”他说。
根据北京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4年北京经济增速为7.3%,略低于7.5%的目标,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达7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7.5%,高于第二产业增速6.9%的速度。
不过,西部省份不一样,比如以四川为例,2014年四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8%,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9.3%的增速。
陕西也类似,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4%,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11.2%的增速。重庆是,2014年工业增长12.3%,快于第三产业增长10.0%的速度。
这表明四川、陕西、重庆的工业化并未完成,工业仍比第三产业发展快。这与北京完成了工业化,主要靠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
“下调目标有利于实现量增质更优”
在GDP增长目标下调的同时,各地均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创新与质量。对于今年的GDP目标,河北省长张庆伟称,“符合我省实际和社会预期,可以满足扩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需要,有利于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腾出空间,有利于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同样下调GDP增长预期的宁夏,自治区主席刘慧表示,确定这样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不利因素,同时也考虑了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实际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研究部研究员宣晓伟对此指出,随着全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各地也一样要进入新的经济常态。目前经济增幅的放缓,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都是恰当的,因为2014年GDP总额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随着经济总规模的增大,以GDP增量计算,目前GDP年7.4%的增速,产生的GDP增量达到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10%增长速度时的5倍。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首位,提出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以及决定在广东、天津和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等,都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 上海率先取消GDP预期 专家:这种做法很聪明
- 2015年1月中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49.
- 2014年广东人均GDP达到63452 十年增
- 各地陆续下调2015年GDP增速目标
- 2014年衡水CPI同比涨2.1%
- 2014年宁夏CPI数据统计分析
- 2014年银川市CPI数据统计
- 2014年安徽CPI数据统计分析
- 2014年辽宁省CPI数据统计分析
油价“十三连跌”至6年新低 专家:再跌恐引经济
2014年京沪高铁卖票收入300亿 提前两年盈利
发改委再批800亿基建项目 今年投资规模或达万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