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PMI回落至49.8%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5-2-2 9:02:3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昨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最新数据。2015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月份PMI指数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降低到50%的荣枯线以下,且PMI中的大多数指标都呈现下行态势,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不过,张立群称,由于1月份是衔接上年年度目标与本年目标的一个临界点,而且受春节因素影响明显,因此历年1月份PMI指数大多呈现下行趋势。考虑这一因素,1月份PMI指数变化实际预示的经济下行幅度不大。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同样认为,PMI继续回落的原因,一是受元旦春节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减缓。近六年来,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份的PMI环比均为回落;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三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偏弱,订单增速连续回落。
从1月份的PMI指数看,我国经济运行和市场发展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节日消费效应后移。由于2015年农历新年在2月中下旬,传统节日来临前的市场变化由往年的11月份、12月份后移至本月;二是企业针对市场变化,开始转变经营策略和经营模式;三是消费者心理开始由调整期转向创新期;四是一些行业与项目“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加快,一些行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强调,从整体经济变化看,受国内外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在收缩阶段。目前由于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和季节等原因,使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数据的扰动性增多。但从前景看,经济总体的基本面是好的,市场潜力是可挖掘的。相信随着投资、税制和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相关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和落实,预计节后经济有望企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认为,PMI继续回落的原因,一是受元旦、春节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减缓。近6年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的PMI环比均为回落;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受到较大影响,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1.9%,近6个月逐月回落;三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偏弱,订单增速连续回落。
尽管PMI有所回落,但生产与市场需求有关的指数仍总体稳定。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PMI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7%和50.2%,虽然环比小幅回落,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上,表明生产和订单继续保持增长。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6.4%,比上月回升1.2和0.9个百分点,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收窄。
根据统计的结果发现,近6年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的PMI环比确实均为回落态势;“尽管PMI有所回落,但生产与市场需求有关的指数仍总体稳定。”赵庆河同时指出,中、小型企业PMI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7%和50.2%,虽然环比小幅回落,仍位于荣枯线之上,表明生产和订单继续保持增长。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6.4%,比上月回升1.2和0.9个百分点,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收窄。
- 2014年全国经济数据解读:27省GDP增速未
- 26省市下调GDP目标 突出强调改革创新、改善
- 经济数据解读:全国八省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
- 201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逆差1.2万亿
- 2014年12月规模工业利润同比降8.0% 创
- 2014年多地GDP未达标 今年主动“踩刹车”
- 上海率先取消GDP预期 专家:这种做法很聪明
- 2015年1月中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49.
- 2014年广东人均GDP达到63452 十年增
商务部:终止对原产日美韩台进口苯酚反倾销
2014年北京车市销量降7% 经销商进入整合期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全方位深度分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