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全球宽松潮”愈演愈烈 市场期待中国加入

2015-2-4 11:47:1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央行3日宣布,将隔夜现金利率目标下调25个基点至2.25%,该行上次降息是在2013年8月。在做出降息决定之前,占该国出口收入20%的铁矿石价格重挫。降息的消息让澳元兑美元汇率在当日交易盘中一度大跌超过2%,随后缓慢回升。澳元自去年9月开始走软,迄今兑美元已下跌约17%,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位。

 

  昨日11时30分整,澳大利亚正式加入全球“宽松大战”,澳联储宣布将其准利率从2.5%下调为2.25%,澳元大幅走低。

  今年以来,20国集团(G20)中已有不少成员国纵身跃入“全球降息潮”,其中包括瑞士、加拿大、印度、土耳其、俄罗斯、澳大利亚,同属欧元区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也已见证万亿欧元量化宽松(QE)的诞生。各国降息的原因也纷纷剑指强美元的压力、通缩风险或经济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在去年11月意外降息后便无大动作,春节前会否加入“宽松大战”?这引发了各方激辩。

  “央行年前降准可能性小,因为年前降准的实际效果和信贷投放效果会被弱化。而春节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一定流动性,更有利于各类项目实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

  然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中国“参战”几率很大,“就降息而言,我之前判断是2至3次,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任何时候降息我都不觉得意外,特别是1月份PMI低于50枯荣线之后。”

  “全球宽松潮”愈演愈烈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下调了对非美国家的2015年增速预期,暗淡的全球经济或使这波“宽松潮”愈演愈烈。

  在亚洲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出口导向型的澳大利亚面临的潜在外部风险不断增加,加上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软,澳大利亚央行有放宽货币政策刺激投资的压力。澳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澳元/美元汇率大幅走低,跌幅达1.8%,刷新2009年5月以来新低。

  有分析师预计,澳联储年内或将连续降息,降幅至少达到25个基点,次数至少为2次,最多可达4次。

  其实,澳大利亚并不孤单,这波降息潮中早就有了众多“队友”。1月15日,瑞士央行除了意外取消1欧元兑1.20瑞士法郎的汇率下限,同时也进行降息,将3个月期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目标区间下调到-1.25%至-0.25%;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就在同一天,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秘鲁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埃及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

  然而,“降息潮”到这里还没有完结。此后,丹麦央行于1月19日降息,将存款利率从-0.05%降至-0.2%,将贷款利率从0.2%降至0.05%,并在此后的十天内又两度降息,将存款利率下调至-0.5%。

  1月20日,G20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宣布降息。1月28日,新加坡央行也意外宣布降低新加坡元汇率政策斜坡。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此前在中国香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负利率将变得越发普遍,这是实体经济的强烈呼吁,尽管此前零利率已经大行其道。”

  G20成员国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英国经济强劲复苏,而正在大力推进QQE(量化和质化宽松)的日本可能不会进一步加入降息梯队。因此,关于中国将加入“全球宽松潮”的猜测甚嚣尘上。
  
  中国节前会否加入?


  当前,期待2月红包行情的股市玩家对春节前降息或降准的期待与日俱增。对此,各方专家对“节前”这一概念争论激烈,但总体都不排除今年上半年加入“宽松潮”的可能。

  “春节前降息或降准的概率较小,一是因为央行仍比较忌惮全面宽松会进一步推动股市,不利于央行防风险的目标;另一方面,现在处于经济数据真空期,而且有春节因素的干扰,因此难以对经济形势有特别准确的判断。我们认为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这个时间点降息的可能更大。”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不久前,央行公开了两次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记录。一次是1月30日,央行官网公布2014年12月通过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投放流动性8550亿元;一次是1月21日,央行官方微博称,续做了到期的2695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并新增500亿元。有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在通过及时公开新型货币工具的运用告诉市场,央行不会轻易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而是倾向于利用此类工具调节市场流行性。

  不过,降息或降准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紫江集团执行董事陈虎在CFA协会全球市场气氛调查分享会上对记者称:“此前央行担忧降息后会推升资产泡沫,资金进一步涌向资本市场、房产市场,引爆系统性风险。但当前中国外汇占款下降,相应减少人民币投放,变相缓解了4万亿金融放水造成的泡沫。下行的大宗商品价格或加剧通缩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降息通道会被打开。但就具体时点而言,央行可能也是且行且看。”

  章俊的观点更为激进,他表示,央行去年四季度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并且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现“跌停”,传统意义上通过外汇占款来释放流动性的渠道已经收窄,加上近期外汇占款连续下降更说明资本流出在加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应该果断降准。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希望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而不追求经济中有过多流动性。”不过,如果将此理解为“央行无意释放更多流动性”便失之偏颇,在全球宽松的大背景下,若要保持本国经济、出口稳定,货币政策不能没有作为。

  问题来了,当前降准和降息哪个更为关键?章俊认为,二者的必要性是动态的,在去年四季度,降息必要性更大,因为当时的问题是融资贵,而流动性没有趋势性收紧的问题,短期波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工具来调节。但1月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加大,并且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因此套汇套利的资金有长期流出趋势,这种情况下,降准的必要性就上升了。

  不过,除了降息降准,更为迫切的问题是中国利率传导机制是否完善。“降息并不代表市场利率就会下行,因为存在利率传导机制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企业和政府融资成本无法随之下行,宽松也无法有效、持续地推动经济。”陈虎告诉本报记者。

  “宽松潮”逼退美联储加息?

  与这波“宽松潮”逆势而行的美国或成今年唯一一个加息的国家。然而,各国近期纷纷降息,强美元已导致微软、宝洁等跨国巨头开始“叫苦”,加之低油价对通胀的拖累作用,美联储的加息之路并不坦荡。

  东方证券执行董事孙志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国货币政策肯定是独立的,美联储将以就业、通胀和其他经济数据定夺加息时点,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前瞻指引。”

  此前公布的去年12月美国就业数据较为抢眼:非农新增就业25.2万,失业率跌至5.6%,创七年新低。不过,美国通胀率久久未能达到2%的目标。美联储最新发表的1月声明称,尽管预计通胀近期会下降,但长期而言会逐步达到目标,并表示加息决定时会考虑海外经济。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提及会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国际影响。如果全球金融动荡加剧、欧洲宽松导致更多资金流入美国,且如果全球增速和通胀都进一步下降,那么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就会下降。”谢亚轩向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他也表示,如果美国通胀和就业目标都已经成熟,且整体经济状况需要货币政策作出调整,美联储加息必然是以国内为主。此前,主流观点预计美联储将在4~6月加息,当前预期偏向于6月或更晚一些。

  在陈虎看来,美联储在2015年中期或以后加息的可能性基本确定,而且这势必会带动美元持续走高,“就历史经验而言,只要美元从底部崛起,一般就会实现40%的涨幅。这一波美元涨势已接近20%,估计还可能有20%的涨幅。”

 

  新兴市场遭遇倒春寒

  在这些大力度的宽松政策起效前,外汇市场率先感受到痛楚。澳元兑美元汇率在今年1月份重挫超过5%,花旗集团预计,澳元未来三个月还将下跌3%。新兴市场的感受则更为强烈,由20种主要新兴市场货币组成的一项彭博指数上周五收报78.2973,为1993年该数据开始统计以来最低点。

  美元是这段时间来外汇市场上的常胜将军,而支撑其走势的除稳健的经济表现,还有美联储的政策。尽管在最近一次政策会议上暗示6月份之前不会加息,但外界对其将在今年内加息的预期高涨。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明棋对此指出,全球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而言利大于弊,因为这会抵消美联储收缩货币供应量带来的影响。但假如美联储加息,那么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会不断贬值。

  在一些分析师眼中,贬值的货币将为一国带来亮眼的出口数据和国际竞争力。但《格兰特利率观察家》主编吉姆·格兰特指出,“在后雷曼时代,货币更像是一种公共政策工具。过去7年里,各央行像变戏法一样发行了超过10万亿美元的货币。然而,繁荣依然没有到来。”他近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投资者为暴跌的利率和欧洲央行推出货币刺激方案举杯相庆。虽然他们渴望获得金钱回报,但他们并未好好思考金钱的本质。

  徐明棋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各个国家在考虑外部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决定。比如油价的下跌,对能源进口国来说是比较好的情形,这时候就不应该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这对汇率的稳定不利。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鲁比尼近日也在海外媒体撰文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供应过多,而需求过少的世界。”他表示,结果是尽管央行采取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但持续的反通胀甚至是通缩压力仍存在。鲁比尼称,要想让货币刺激措施行之有效,则需要与当前的财政刺激相结合,这是所有主要经济体所缺失的部分。不过,我们也可以看见,目前欧元区、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在寻求实施不同的财政紧缩以及整合措施。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85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