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一号文件”或撬动农村房地产市场需求

2015-2-3 16:35: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今年一号文件全文一共涉及五大方面,其中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而这五大方面又被细分为32个小点。

 

  连续12年获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关注,农业成为行业赢家。多位研究人士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内含诸多利好市场的政策“彩蛋”。农业该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起舞,记者专访了原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号文件有哪些亮点?

  徐小青:与去年一号文件相比,今年很明显的不同是加入了法制建设的部分。这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要求,在农村领域的体现。从农村的土地制度、农民权益保障、市场运行制度等方面改革来看,农村改革确实需要法律保障,以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权益。

  林永生: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围绕农业展开,最大亮点就是大举推进包括土地政策改革在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解决城乡综合发展问题的关口:一方面,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规模受到抑制,既受当前土地储备规模存量所限,又无法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硬性约束;另一方面,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特殊而复杂,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多地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首先需要建设好与管理好新时代下的新农村。

  我认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是:“农村集体”究竟拥有哪些类型的资产、如何量化、又怎样才能经营和管理好这些资产等。

  李国祥:我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在粮食供应充裕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么多年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市场供给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本来农业资源有限,但是资源利用过度、利用不当,老百姓在环境问题突出、产品质量安全性等问题上有怨言,而现在供给压力不大了,保供应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那么就要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从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来强调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所以就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调结构”。今年调结构,整体上还是要把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加强,也可以看到,粮食产能被放到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工作来部署,藏粮于田、于科技、于水利,那么在土地质量、水利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停止。要注意协调调结构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分类实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这透露出怎样的改革意图?

  徐小青:今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稳步推进试点,比如农地的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在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意见,也已有文件出台。所以这“三块地”的试点都已铺开。试点要严格遵守“封闭运行”的原则,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来做。

  林永生: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继续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强化“集体”的角色,可以说“私有化”取向并不被鼓励和支持。一号文件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回归统分结合的集体经济制度,在过度“分”基础上加强“统”,重建集体产权主体。二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的“三权分离”模式,即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借助外力、吸引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非农用地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四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让农户分享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收益,本质上相当于在“农用地承担农民一定的保障功能”外开辟了一条新的农村居民的保障途径。

  李国祥:从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部分的描述来看,实际上高层的改革意图还是要尽可能地走市场化的道路,征地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参与,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征地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而普遍存在的土地价值难以公平分给农民,也将在市场化过程中提升农民收入;实际上市场化的办法不一定会推高用地成本,这主要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由市场来形成价值,在城市里土地一直是招拍挂,虽然有地段价格较高,但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高,因此,在农民等相关主体利益得到了保护的情况下,会帮助平衡价格差异,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会有比较好的作用。对于农民的宅基地方面,还是要加强管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市场化。
  
  这样的改革意图,将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徐小青:供销社、农垦改革虽然今年加入到一号文件,但其改革一直都在进行,这一次是更加突出。比如供销社,就是要打造成全国性的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农垦则要在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权属关系方面有所改革,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对于市场的影响,我想应该是促进要素的流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改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化,这些环节都会发生变化。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也会发展出新的增长点,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我认为将成为投资的重点,这会对市场形成影响。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三农”领域,则又与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相辅相成。

  林永生:我想主要是有利于广泛借助外力、吸引社会资本从事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本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有望首先撬动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广泛吸引外力、社会资本从事这些土地市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既能迅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面貌更新,增强农村吸引力,又能通过盘活这些市场来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还能刺激新的农村房地产市场需求,适度缓解当前已很低迷的城市房地产市场。这要受到是否允许集体外城镇居民购买房屋,以及农村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等因素影响。

  李国祥: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到城乡一体化,应该来说通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把资源配置通过市场作用效率化。而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配套的措施,应该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得到更好发挥。需要用改革激发农村各个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实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三农投入上我们通过财政的政策激发金融对三农的投入,让农业结构更加合理。资源要放活,价格形成要更加合理,相关主体利益也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44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