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税制改革:减谁的税 增谁的税?

2014-12-30 16:35:2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税制改革就把“减税”提上了议程,特别是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并将之视为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战略。

 

  12月2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终于迎来了年内最大降幅。更令广大车主惊喜的是,消费税这次并未同步调整。油价下跌,成品油消费税会不会随之上调?这是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联动的可能性不大。大家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此关注,是民众一直认为:现在经济不景气,减税才是正当其时!但是,近期成品油消费税的两次连续上调与大家的心理预期好像存在较大的反差。不减反增,为什么?难道大家对中国当前税制改革大方向的理解不正确?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税制改革就把“减税”提上了议程,特别是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并将之视为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战略。

  对于“结构性减税”,前几年大家通常的理解是,这一政策内涵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强调“减税”,虽然有“减”有“增”,但落脚点在“减”,一定要从总量上削减税负水平。也就是说,“结构性减税”有别于税负水平维持不变的“有增有减”的税制结构性调整,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有适当下调。然后才是强调“结构性”,即有些行业要减税,有些行业要增税,或有些人群要减税,有些人群要增税,其目的是要改变税收收入来源,让税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有利于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可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完全正确的。先看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税收收入为2.57万亿,小口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GDP)为16.1%,2008年,宏观税负上升至18.1%,2013年,税收收入完成11.05万亿,是2004年的4.3倍,是2008年的两倍多,宏观税负也继续上升至19.4%。一句话,虽然“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了这么些年,但是不管是税收总额,还是实际税负水平却反而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这明显与“结构性减税”政策意在“减税”的预期是不相符的。

  之所以会“不减反增”,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政府的支出刚性很强。刺激经济复苏要钱,加快基础建设要钱,提高民生福利更要钱。减税和减支是硬币的两面,减税必先减支,减支有困难,从总量上减税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将“稳定税负”、“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作为我国未来完善税收制度的改革要点。从字面上理解,“稳定税负”就是在总量上不加税,但也不会减税,从宏观上看,就是维持现有的宏观税负不变,虽然不提高但也不会降低。也就是说,“结构性减税”的方向确实变了,由“减税”变成了首先是税制的“结构性调整”,然后才是“减税”或“增税”的问题。

  但不管如何,中国税制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是不会变的。既然在总的原则上,还是“有增有减”那么,减谁的税,增谁的税呢?笔者以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降低的可能性不大,但企业减税,个人增税还是大方向。

  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税收收入,另一个是非税收入。非税收入中最主要的两块是各种收费和地方土地出让金收益。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大约为2万亿。从发展的角度看,今后政府的收费会逐步改为收税,土地出让金收益也会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下半场而锐减,而这些非税收入事实上早已成为政府的既定刚性支出。也就是说,今后非税收入的减少必定要由税收收入的增加来替代。这些增加的税收如果都由企业来负担,这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再看看税收来源的构成。在美国等现代财税体制的国家,大概有70%左右的税收是由个人交的,而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40%。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显著特点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而人力的价值快速提升。个人收入增加了,收入差距拉大了,对个人增税就有了基础。因此,从税收制度的设计上,个人多缴税,企业少缴税,即“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就是必然。

  近些年中国的税制改革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比如,2008年开始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2012年开始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3年开始不断扩大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以及最近对六大行业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就是给企业减税,下一步最直接的减税政策应该就是降低增值税税率了。

  对个人的增税政策其实也早已开始了。比如,提高车船税税额,开征二手房交易税,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等等。下一步的增税政策应该还包括开征房产税、开征遗产税、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提高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税率等等。

  回过头来再看成品油消费税上调,也就一目了然了,因为这只是给个人增税的一个既定步骤而已。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2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