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化解钢铁产能 李克强:国家应给予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

2015-3-13 10:08:3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同时,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而在参加河北代表团审议时,李克强指出,河北是产能过剩表现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如果能在稳增长、调结构中闯出一条路来,对我们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家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球铁矿石和钢铁预测年会同时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中国经济及钢铁产业发展问题成为与会矿企及嘉宾共同关注的热点。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预测会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钢铁行业也进入了“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高压力”的“新常态”,钢材需求、钢铁产量及铁矿石需求也将逐渐进入峰值平台。

  据其预测,2015年我国钢材需求约为7亿吨,同比下降0.28%;全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8.14亿吨,同比下降1.09%;对于铁矿石价格走势,李新创则认为2015年铁矿石价格在供需大形势不变的情况下,全年均价将在60~65美元间波动。

  虽然原材料价格有所降低,但钢铁企业在资金方面仍然捉襟见肘。主要原因是银行对钢铁行业的信贷持续收紧,去年全行业贷款总量下降了47亿元人民币。

  “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不断抽贷、压贷,使钢企资金链十分紧张。”此外,而受环保高压及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等因素影响,中国的钢材出口也将同比下降。

  债务压顶、出口量降低,钢价持续走低,各种因素叠加,国内钢铁产能持续过剩,导致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不到1%,在整个工业行业中垫底。中钢协年初也曾预计,今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回升。

  李新创预计,“全行业都遭遇行业寒冬,有部分钢企去年就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关门,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钢企倒下。”

  要靠市场、政府“两只手”

  行业遭遇市场寒冬,不仅中小钢企度日艰难,连大型国有钢企也面临艰巨的挑战。

  在8日“两会”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邓崎琳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发言呼吁,“目前各地化解产能过剩力度不一,仅靠市场力量无法根本解决。”

  邓崎琳介绍,2014年,全国钢铁产能约11亿吨,占全球产能的60%左右,产能严重过剩是我国钢铁企业当前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中国钢铁行业走到今天,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从解放初期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到去年8亿多吨,钢铁行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粗放发展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这个结局也是必然的。

  不仅钢铁,目前钢铁上下游相关的机械、电解铝等行业产能都存在产能过剩难题。邓崎琳指出,“过剩产能不解决,结构转型就没法实现。特别是钢铁行业,体量大,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难度大,必须对钢铁企业进行革命。”邓崎琳认为,钢企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尽快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才能缓解产能过剩并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邓崎琳还强调,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单单依靠市场的力量,还要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一个是用好市场这只手,通过市场化,促使企业加强自律,该淘汰的淘汰,该调整的调整。同时,政府这只手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协调和推进过剩产能的调整。

  “目前各地化解产能过剩力度不一,仅靠市场力量无法根本解决。如果不尽快整治,今后整治代价将越来越大,对钢铁行业甚至我国基础工业发展将带来更大的困难。建议国家下决心以更大力度出台并严格督促落实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钢协会长、鞍钢集团董事长张广宁针对钢铁产能过剩呼吁,钢企应该多元化发展,加快发展非钢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钢铁市场不景气,但非钢产业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张广宁还强调,钢企还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快“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去发展钢铁行业。“比如到资源有优势的、成本比较低的、市场价格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去发展,钢铁行业随着高铁、基建”走出去“将会创造非常大的市场需求,而这也是国家提出来的战略要求”。

  河北压力巨大

  河北省钢铁产业、产能占全国钢铁行业的四分之一,在环保升级、化解过剩产能这场战役中压力最大。

  作为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河北钢铁[0.00%资金研报]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之首。2014年粗钢产量首次出现下降,全年总产量1.85亿吨,同比下降0.60%。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却来得十分艰难。

  在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度空气质量状况通报中,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空气污染的重灾区,空气最差的10大城市中河北就占据了7个席位。而空气污染的众矢之的就被指向高污染高耗能的钢铁、水泥等产业。

  为了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河北从2013年底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实施“6643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以及3000万重量箱玻璃以化解过剩的产能。河北省的相关领导提出,宁愿要好的空气也不能要有污染高的GDP。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长张庆伟7日在两会上发言称,过去一年,因为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过剩产能,河北的GDP增速下降了1.7%,全年GDP增长仅为6.5%。这一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去年,河北已按计划完成了1500万吨产能削减任务,大约40万人就业受到影响。

  据估算,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将直接、间接影响税收500多亿元。而压产涉及的不是钢铁单独一个领域,还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煤炭。四大行业全部压减到位,影响河北省内近百万人就业。

  此外,从元旦起,“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针对污染企业,环保法规定可以采取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按日计罚、追究刑责等严厉的处罚措施。钢企若想实现达标排放,就要为环保升级改造付出更高的成本。

  据中钢协方面的测算,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目前70%的钢铁企业还未实现达标排放的要求,需要增加新的环保设施。据“我的钢铁网”最新调研,目前普通钢企的吨钢环保成本大约在50元到200元不等,环保设施基础差的可能还要超过200元。

  在产能过剩、债务重压、钢价不断走低的情况下,环保风暴将对全行业,特别是民营钢企带来巨大冲击。

  在两会发言中,河北省长张庆伟呼吁,希望国家能为河北提供一些中长期贷款,从而降低产能的融资成本。

  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即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他说:“河北是产能过剩表现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如果能在稳增长、调结构中闯出一条路来,对我们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家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93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