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召开 沿线省份积极参与推进
2015-2-11 11:34:3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月11日至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泉州举行。与此同时,当前正值地方两会召开,广东、海南、福建等沿线省份纷纷提出积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为A股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再添新动力。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会议召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将于2月11日至12日在泉州举行。此次研讨会将为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契机,加深沿线各国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解,推动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研讨会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上述各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深化改革、产业升级的一个强大驱动力,有助于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要素的交流渠道得到更大拓展,弥补我国在创新意识和某些领域的短板不足,从而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突破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一旦成功,受益地区将是全局性的,不仅会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更能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业升级创新和资源有效配置产生强大推力。
沿线省份积极参与推进
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带动沿线省份交通、能源、物流、旅游等多项产业的发展,地缘潜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时值地方两会召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纷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参与建设。
其中,广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东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粤港澳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步将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制定落实广东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
海南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南将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沙市也表示会在海南参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提供重要平台,对国家战略构建提供帮助。
福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将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鼓励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随着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也表示,将加强海洋文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出积极贡献。
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地方两会给予密切关注并全力推进,令市场关注度提升,而此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有望为A股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再添新动力。
今日看点
在今天的日程中,三个圆桌会议颇具看点,议题分别是“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抓住发展新机遇,拓展合作新空间”。来自中国、印度、泰国、新加坡、缅甸、埃及、美国等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上述议题交流研讨。
企业间往来的星星之火,渐渐演变为政府主导的燎原之势。以海丝沿线的商贸合作为主题,泉州策划生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中阿城市论坛、多边商务理事会等,重温了与沿线国家相知相交的美好记忆,夯实了友好互信基础;“泉州品牌海丝行”系列活动,深度拓展了东盟、南亚、中东、非洲等重点市场;首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让3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新世纪的经贸往来再聚首……仅去年一年,泉州就组织256家企业参加了16场海丝展会,现场及意向成交额近8000万美元。
这还只是泉州在新丝路上的投石问路之举。在更广的范围内,去年泉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157.6亿美元,约占全市贸易总量的51%。中东和东盟已分别成为我市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东也成为我市出口增长最快的国际市场。一年来,“海丝”国家累计来泉投资设立企业1426家,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而我市企业则前往“海丝”国家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32个,投资总额5118万美元。在此基础上,泉州正在促进地区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立开放双向投资服务机制、推动政务服务环境国际化等领域不遗余力。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新丝路上的船身帆影将更加频繁。
- 第十五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3月在上海召开
- 我国稀土行业2015年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 李克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财政投入不再唱独角
- 周小川:希望货币政策保持稳定 不追求有过多流动
- 达沃斯-李克强:2015年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
- 习近平将出席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 达沃斯论坛开幕:欧洲经济问题成热点 中瑞经贸关
- 解读:2015年达沃斯论坛聚焦全球五大经济问题
- 第十二届中国财经风云榜中国年会解读
经济滑向通缩 央行或有大动作 财政货币政策或集
2015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深度分析
鞋企成本优势殆尽 中国鞋业市场遭越南企业蚕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