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达沃斯-李克强:2015年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 注重预调微调

2015-1-22 9:01:5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中国总理李克强出席2015年达沃斯论坛发表主题演讲表示,2015年中国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的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于1月20-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本届年会主题是“全球新局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中国经济转型的世界影响》主题演讲时谈到,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世界大背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的区间,今年不会搞“大水漫灌”,更重视长远发展。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不再唱独角戏,深化投融资改革,打破垄断,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人民币国际化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结果。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很高兴,五年以后又来到达沃斯,站在这个讲台上致辞!

  更有幸的是今天上午在工作之余,我登上的达沃斯小镇附近的山顶,从那里俯瞰达沃斯,达沃斯的确是一个美丽、宁静、安详的小镇。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并不平静,甚至不安宁。我们需要应对新的局势,昨天晚上施瓦布先生告诉我,达沃斯曾经是治疗肺部疾病的疗养圣地,因为盘尼西林发明、推广和普及,达沃斯的产业转型了。他从肺部上升到了脑部,这里已经成为世界脑力风暴智力的中心之一。我们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国际局势的新的挑战。世界远非太平,地区热点,局部冲突,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确实是此起彼伏,对于人类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全球的经济复苏又乏力,主要经济体的走势、分化,大宗商品的价格反复波动,通缩紧缩的迹象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不少人对世界前景抱着悲观的情绪,认为和平和安宁出了问题,发展也难见曙光,有哲人说过,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能用曾经制造问题的办法去解决它。老问题的解决,不能再从对抗、仇恨封闭中谋答案,新问题的答案更要在合作、协商中找出路,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利用时代的智慧,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在艰难的时刻总是能激起突破困境的勇气,迸发出变革、创新的力量。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主张要坚定维护和平、稳定,坚守和平稳定的底线。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保持世界和平稳定,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普遍公认性质的国际关系准则必须维护不能打破。否则繁荣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间因兵器、冷战思维与零和游戏,赢者通吃是行不通的,任何地缘冲突都应该坚持政治手段,用和平的方式寻求解决。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地区稳定,无意与任何国家一争高下,世界各国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平,让文明、理性、正义之花开遍世界。

  面对多元的世界文明,我们主张要共同促进和谐相处,也就是说,要秉持和谐相处的理念。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值得珍视的天然宝藏。人类社会是各种文明都能盛开的百花园,不同文明之见,不同宗教之见都应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同和可亲,异可相近,国际社会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同存异,包容共见,合作共赢。

  面对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主张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也就是说,要激发开放创新的活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七年来的实践证明,唯有同舟共济,才能渡过难关,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也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宏观政策协调,扩大利益的会合点,实现共同发展。德国有谚语将,面对变革之风,有人在砌墙,有人放风,我们倡导顺势而为,坚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积极扩大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全球的价值链,来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宏观政策固然重要,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尽管难度很大,但也应该坚持去做。这样,才能够形成全球创新的合力,增强世界发展的新动能。

  女士们、先生们,我知道与会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很关注。或许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速度降缓的拖累,也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冲击。因此,这里我想多介绍中国的情况。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结构性改革。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有内在的经济规律。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长,年度的现价增量也要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

  经济运行处在合理的区间,不片面的追求高速度,紧绷的经济速度会得以舒缓,更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的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的。面对下行压力,我们没有采取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尤其是政府带头改革,大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全年GDP增长7.4%,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更重要的是,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超过了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不减反增,我们的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都是下降的。CPI上涨了2%,这低于我们年初预期的目标,事实证明,我们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结构性改革迈出重要的步伐。

  不可否认,2015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是追求短期更高增长,还是着眼长期中高速增长?提升发展质量。答案是后者。我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的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同时着力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防范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70%,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由资产保障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正在推进,我这里要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和平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和人民对幸福美好的追求是发展的最大动力。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广阔,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以中高速再发展一二十年,中国的面貌会持续的改善,也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必须实现“双中高”。那就要对传统的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下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创新宏观调控,增添微观活力。调整城乡区域和产业结构,尤其是促进比较充分的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这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但是我们不畏困难,只有沿着促改革,调结构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够使中国经济持续实现中高速增长,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达到中高端的水平。

  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更高的用改革创新,要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实行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造升级传统的引擎。我们说要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民勤劳而智慧,如果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绝对会使整个经济机体充满生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这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的农村改革,我们放开,搞活了,让农民自主来决定生产和经营,调动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积极性,结果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正是体制的创新,激发了亿万人的创造力,也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

  两个月前我去过中国东部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只有700户人家,但是他们却开设了2800多家注册商店,一个人在干几个人的活,每天向世界各地售出超过3000万件的各类商品。当然这里我要说明他们是遵循劳动法的,并没有搞不正当的竞争,只是把有限的时间更多的利用起来,这是勤劳肯干,大众创业的生动写照。

  今天的中国需要开发活力的新源泉,活力来自多样性,多样性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创新发展的火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能释放明智,名利,扩大消费,而且会增加社会的财富,还可以增进大众的福祉,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舞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的纵向流动,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管制,舒服创新,竞争促进繁荣,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所谓的非行政许可,推进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也有利于压缩腐败的空间,我们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保护各类合法的产权。

  我们说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仍是短板,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这当中也蕴藏着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巨大空间,增加这方面的供给属于政府分内的职责,是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推手。今年我们确定了包括中西部,铁路、水利工程,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等重点投资领域。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深化投融资改革,打破垄断,吸引社会资金与外资参与,采取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中外合作,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来放大投资的效益。

  例如,今年中国西部省区建设了一家污水处理厂,需要资金3亿多人民币,就成功的吸收了德国的一家水务公司,而德方的股比占到70%。我们将推行财税改革,推出扶持中小企业的新举措,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推动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的种类和项目,最大限度的放开价格管制。同时,注重发挥政府在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扮演好市场监管的角色,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商机,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重点、有序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让各国投资者挖掘出源源不断的富矿,我们还将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

  也是在国际竞争中接受检验,其中不少产品本身就是中外合资的,出口本身也是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瑞士达沃斯是化学圣地,化学有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气,对于中国而言,就是要在保持中高增长当中,保持好调结构,只要我们坚持好不动摇,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公众产品,公众服务供给,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中国经济就会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也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大机遇。

  我相信只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坚守和平、稳定的底线,秉持和谐相处的理念,激发开放创新的动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谢谢各位。

  以下为问答环节部分实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结果。因为中国作为世界进出口的大国,许多国家为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和投资结算,这就使得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在不断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中国开放的结果。中国要扩大开放,也要扩大服务业的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5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