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被罚60.88亿背后:一部2000元手机能省35元专利费
2015-2-11 10:29: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宣布,近日对高通[微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人民币(约合9.75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高通方面称,将不会挑战发改委这一决定。
最大罚单
60.88亿超去年罚款总和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举报启动了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
国家发改委表示,在反垄断调查过程中,高通公司能够配合调查,主动提出了一揽子整改措施。这些整改措施针对高通对某些无线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包括:对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向我国被许可人进行专利许可时,将提供专利清单,不得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在进行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时,不得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销售基带芯片时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签订包含不合理条件的许可协议,不将不挑战专利许可协议作为向我国被许可人供应基带芯片的条件。
由于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责令高通公司停止违法行为的同时,依法对高通公司处以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人民币(约合9.75亿美元)。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曾在30天左右的时间里,密集披露日本汽车零部件、浙江保险行业、水泥企业等多个反垄断案件,开出罚单累计金额达17.7亿元人民币。而此番对高通的这一单罚款,就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罚款之和。
高通窃喜
判罚对高通未来营收影响有限
虽然遭遇接近10亿美元的高额罚款,但是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高通公司却暗自高兴。高通公司昨日发表声明表示,高通不打算对这一裁定提出异议,将按规定在15日内支付9.75亿美元的罚金,并为其手机芯片设定专利授权费用。
对于国家发改委这张60.88亿元的罚单,独立电信分析师、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比照韩国此前对高通的罚款,国家发改委的处罚金额甚至可以说有点轻了。
2009年,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曾对高通处以2.087亿美元的罚款,原因是其滥用在市场中的垄断性地位。
“根据韩国当时的罚金计算,大约占到高通在韩国一财年销售额的10%。国家发改委的罚金显然不到10%。”项立刚指出,高通在截至2013年9月29日的一个财年中收入250亿美元,其中半数来自于中国市场。10%的话就是1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8亿元。
作为移动通讯芯片巨头,高通主营业务分为手机芯片和专利两部分,专利业务贡献了大部分净利润。数据显示,高通50%的利润主要来自中国市场。一业内知情人士表示,“据估算,高通在中国市场的专利授权费用每年会少收入2至3亿美元。”
据悉,2014财年高通营业收入264.9亿美元,营业利润75.5亿美元,净利润79.9亿美元。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微博上表示,“2至3亿美元的损失对高通影响并不大,高通未来的发展更多与产业及自身竞争力有关,发改委判罚对高通未来营收的影响有限。”
项立刚认为,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处罚其实是做了一些让步,比如对于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只责令让其改成收取整机售价65%的专利许可费,而不是芯片销售价的65%专利许可费。如果是那样,高通的专利许可收入才真正将剧减。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发改委的处罚目的是警示和抑制不良影响,而不是让双方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高通3宗罪
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
案件影响
一部2000元手机能省35元专利费
此次高通接受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在接受高额罚款的同时,还改变了专利授权的标准。此次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购买一部新手机影响有多大呢?
业内人士称,消费者购买的每一部手机,里面都包含涉及高通的两部分费用:通讯芯片硬件费用;专利授权费。以一部售价在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为例,其中高通芯片的售价约23美元(约合人民币140元),然后再按照整机售价的5%缴纳费用(大约是100元),两项加起来约是240元。此次整改后,每部手机里高通芯片价格不变,而专利授权费用降为在整机售价65%的基础上收取5%。此次整改后一部售价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其中高通的专利授权费下降为65元,比以前减少35元。
昨天上午,国内一家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每部手机35元的费用,看上去不多,但对于利润微薄的国内手机品牌来说,积少成多,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记者算了一下,国内某品牌手机厂商,如果2015年销售1000万部采用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单部手机售价为2000元,由于此次高通专利授权费标准调整,将能够额外获得3.5亿元的纯利润。
“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处罚,对使用高通芯片的中国手机厂商将有所利好。”项立刚指出,最突出的一点是,专利许可费用的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手机厂商的成本负担,对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有所裨益。从间接的角度看,也有可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手机价格。业内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手机消费大国,累计下来每年消费者可节省十几亿的购机费用。
反授权保护可单独协商
在手机厂商业内人士洪白看来,反授权保护是高通商业逻辑的核心所在。“在过去,每一家加入高通阵营的手机厂商必须无条件将其专利授予高通,而进入高通阵营的中小厂商可以获得高通的反授权保护,免受其他手机厂商的专利收费或诉讼。”洪白说,这让许多中小厂商在高通保护下,不需要进行技术研发,专注于市场营销就可以开拓自己的市场。
“短期内,这样的保护有利于厂商开拓市场,但没有专利就无法进入海外高端市场,这是其无法避免的问题。”洪白如是表示。而近期小米与爱立信[微博]在印度的专利诉讼打得如火如荼很大程度也是源于其专利不足。“专利会是未来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但国产厂商很多都是设计专利,不是核心的发明创造专利。短期内,一些互联网手机依然会接受高通的‘反向许可单独协商’。”
但对于拥有较大专利池的厂商则有所不同。据钟来透露,去年12月,中兴、华为已经对其他一些终端厂商发出律师函,“取消反授权保护将是国内专利战开打的序幕。”
华为消费者终端CEO余承东就曾公开称,国内很多同行除了向高通缴纳专利费之外,没有向任何专利持有者交纳专利费。向高通授权,也就借到了高通的专利“保护伞”,一旦反授权协议取消,失去“保护伞”,国内多家缺少专利技术的手机厂商将面临10%的成本提升。南都记者查阅中国知识文化局网站,输入小米、OPPO分别检索到1486个及2414个专利,而中兴、华为则分别有5万多和6万多个专利数。
- 发改委反垄断高通九轮博弈揭秘:执法曾遭反戈
- 高通认罚9.75亿美元反垄断罚款 股价应声涨3
- 窝窝团将于2月25日赴美上市 市值约3.84亿
- 中国电信:今年在全国范围实施4G混合组网
- 摩托罗拉陷入亏损泥潭拖累联想净利下降
- 比尔盖茨捐赠15亿美元微软股票 持股比例降至3
- 铁塔公司成立“中国铁塔联盟”首批成员共325家
- 人人网被误传“即将关闭” 回应:将起诉造谣者
- 索尼连年亏损 卖卖卖策略能否扭亏?
经济滑向通缩 央行或有大动作 财政货币政策或集
2015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深度分析
广东自贸区方案将上报:港澳投资者门槛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