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华销量疲软 VIP客户预留车也很难卖出
2015-2-4 14:15:1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投资研究公司JLWarrenCapital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TSLA)去年12月对中国的发货量为444辆,较11月环比下降了近40%,11月的发货量为747辆。这是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面临困局的一个最新表现。
这家公司没有对这一数据做出回应。它的一贯做法是仅公布其全球的销量情况,并不发布单一国家的销量情况。但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承认:“特斯拉确实存在上牌量远低于进口量的情况。”
据中国进口汽车数据库、中国进口汽车信息联系会(AAK数据)显示,2014年1月-11月特斯拉累计进口4362辆,而同一时期的上牌量为2057辆。
这还是在特斯拉提车周期大大缩短的情况下做出的统计。据一位特斯拉内部人员透露:“车一旦到了海关,提货就快了,一般一个星期内就能取车。”因此如果发货量(进口量)对应预定量,上牌量对应实际提车辆,排除少部分广州等地的车主等待新能源牌照的原因,同一时段内特斯拉的发货量与上牌量之间,应该不至于有超过2000辆的明显差距。
现在可以来回忆一下特斯拉刚刚在中国开始销售的情景。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在北京向首批中国车主交付新车ModelS,9名新车主中尽是各界名流的身影:新浪CEO曹国伟、汽车之家总裁李想、力帆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尹喜地……那时成为特斯拉车主还是“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没有些“江湖地位”,银子砸得再多,交再早也要等上一阵子,因为当时的特斯拉供不应求——或者说,这可能也是特斯拉当时采取的借助名人效应的市场策略。
但一年不到,如今特斯拉在中国各处的直营店都出现了“现车”。界面新闻记者致电特拉斯北京芳草地店,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年底,如果您急需用车,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当时为VIP客户提供的预留车。”为了提高特斯拉的形象,这家公司希望尽快能地将车卖给社会各界精英名流,可惜名流就那么多,愿意真正付钱买一款电动车的就更少。
“特斯拉的第一批买主无一例外是非富即贵,这部分群体消费过后,特拉斯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开辟新的客户群体。”汽车行业分析师张豫说。
除了北京芳草地店以“VIP客户预留车”名义介绍的现车之外,界面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特斯拉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的直营店,销售人员均略微隐晦地透露了一个同样的信息:除了展厅内的展车,店里还有其他现车。据了解,目前北京店内的现车最多,基本上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订购需求。不太挑剔的消费者完全能够实现现场提车。
此外,一位熟悉特斯拉销售情况的内部人员还透露,现车积压的原因还在于部分车主在先交了订单和首次订金后,最后却退订了。
对此感受更为直观的可能是那些曾经希望靠转手倒卖特斯拉盈利的经销商们。特斯拉在中国采取直营方式,很多经销商在其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也曾哄抢了一批特斯拉车型,再进行销售。天津友联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说:“当时我们从特斯拉订了三四款车,转手倒卖能赚到30万以上。但后来就卖不动了,最后低价出售了一款,不赚反赔。”这家汽车销售公司已经停止了特斯拉的“代卖”生意。
欧亚中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与此类似,其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买特斯拉的基本上都是富二代或是所谓的新贵,该买的都买了。现在如果再让我代卖特斯拉,我还要先考虑下展厅里有没有位置放。这款车毕竟是电动车,消费群体太有限。”
在不久前的底特律车展上,特斯拉的明星CEO埃隆·马斯克曾表示:“中国第四季度销量出人意料地疲软,充电站太少的隐忧导致中国的销量受损。”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困境不仅是因为充电站数量,也是因为仍然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市场策略。
特斯拉原本希望中国成为和北美一个规模的市场,按照计划,2014年理应是特斯拉在中国突进的一年。看看它拉拢了多少企业合作建充电桩:中国联通、民生银行、银泰集团、SOHO中国、左右沙发。在特斯拉中国的设想中,这不仅能以最快速度开拓新市场,还是最好的公关手段。
但在步伐激进的同时,特斯拉经历的还有这些:车主对延迟交车的抗议、两年内第二次的高层离职,以及小区物业对充电桩的抵制。
这些小障碍比想象中要更难解决。特斯拉家用充电业务总监高翔用“难缠”来形容在中国小区安装特斯拉充电桩的过程。
中国豪华车消费者要求不低,他们不会因为电动马达和17英寸液晶屏就容忍汽车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在做产品、做品牌方面,特斯拉是高手,但在处理销售、政府关系、配套服务等方面,它可能对困难预估不足。”思略特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彭波说。而每一个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汽车品牌都会告诉特斯拉,中国在这方面尤为复杂。
这也难怪,马斯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将中国称为一个“百变牌”(WildCard)一样难以预计的市场。
特斯拉全球高级副总裁纪龙(JeromeGuillen)在2014年9月接受采访时也承认:“特斯拉现在还不是一个大公司,特斯拉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我们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 故障频出推卸责任 阿斯顿马丁中国业绩惨淡
- 一汽大众:打补丁式召回并不能保证安全
- 受高田气囊影响 本田下调6.5%年利润目标
- 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车目录 广建充电桩提销量
- 德系三强在华销售目标转为弹性化
- 押宝骏派战略失利 天津一汽连亏面临退市风险
- 公车改革能否改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 极光上市尹同跃未入场 奇瑞沦为路虎在华代工厂
- 首批中央取消公车拍卖收官 300辆卖1900万
“全球宽松潮”愈演愈烈 市场期待中国加入
2014年我国铁路设备出口增22.6% 东盟是最大市
国务院备战“一带一路” 发大通关建设改革时间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