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浩志:2015年房企加速转型之路
2015-1-26 16:30: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4年楼市全面收官,房地产这一重要的经济引擎失速,首次出现了非政策因素的市场下行,房地产市场由此进入了全面盘整的“新常态”,也基本宣告了房地产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面对2014年楼市的低迷,今年的市场将何去何从?
A
跨界版图再度扩张
2014年第四季度,市场成交逐步回暖,行业巨头优势早已确立,对于他们而言,如何将领先的优势保持下去,并不是一味的加速,更多的是寻找持久的动力所在。
今年1月初,传出万科密谋进入家装行业,同时恒大地产也宣布将与海尔集团在家电家装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对于万科和恒大而言,此举都是在跨界的版图上再度扩张。坦言将从住宅承建商逐步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万科,以房地产为核心,向上下游行业扩散。近两年来,万科入股银行、开放万科第五食堂、牵手快递公司。今年1月份,万科在2013年牵手香港商业零售巨头领汇之后,又和东方藏山签下了合作协议。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华南区域总经理张纪文在去年10月份就透露,近一两年还将在社区配套中加入教育一环。加盟家装行业,也是在万科预先布局之中。
和万科不同的是,恒大跨界显得颇为“随性”,足球、文化、饮用水、粮油,进入家装成为其最接近房地产行业的一次接触。
在内地房企积极转型之时,港资企业也在积极求变,上周,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宣布重组,将房地产业务和非房地产业务剥离,分别成立“长地”和“长和”两大公司。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陆续抛售内地物业,据有关报道,截至去年4月份,已经完成7次抛售,在此之后纷纷加快了内地的推盘速度。有分析认为这次合并重组,无疑是李嘉诚对连同内地以及香港市场在内的消极预期体现。
在方圆地产市场首席分析师邓浩志看来,房地产市场的总规模已经接近天花板,今年房企的多元化会有更加明显的趋势,其中市场不易饱和的服务业或尤其受转型房企的“钟爱”。
虽然刚刚博弈完2014年,然而这场因供需结构失衡而引起的调整预计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新的一年,房企并未松懈,而是积极投入到新一轮的求变中。2015年伊始,房企动态频频传出,或积极转型,或积极营销造势。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即将触及天花板之时,房企的转型之路也在加速。
B
房企抱团开发
目前,房企显然已经不能再坐着挣钱了,必须寻求更低成本或者更低风险的开发模式。1月5日,北京拍卖的两宗宅地就由招商、华润、九龙仓、平安不动产四家大鳄组成的联合体拿下。高地价、高成本让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了抱团取暖。从CRIC监测的30家重点企业来看,2014年有25家房企存在与其他房企联合拿地的情况,占比高达83%。在广州,此一现象在去年更加明显,预计今年将有更多联合体项目推出市场。保利、绿地就在新年前后推出了南沙联合开发项目保利绿地大都汇,越秀、保利二次联手,萝岗云埔地王项目预计也将在今年推出市场。
房企合作拿地以及合作开发项目,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分摊成本。行业的龙头万科去年就公开宣称将侧重轻资产和小股操盘的运营,即在投入项目的权益比重不超过50%,通过销售期间输出自己的品牌效应,由此分享销售利润。
C
营销噱头频出
除了大策略方面的调整,实际上今年新年伊始,在广州市场上部分房企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番造势之举。上周,保利广州多个地方设点,向市民免费派发秋裤,成为继茶叶蛋之后又一营销动作。颐和集团也在日前针对广东旗下五大楼盘的别墅产品推出“0首付0利息”的活动等。“虽然都以噱头为主,但是也明显感受到比去年开局之时,房企要卖力许多。”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业界观点
房企转型
未来一两年仍是摸索阶段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丁祖昱看来,在后千亿时代,“转型”仍然是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甚至未来一两年内都处在摸索阶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014年虽然整体市场环境较差,多家龙头房企还是实现了业绩的增长,寡头房企和中小型房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克而瑞日前发布的2014房企销售TOP100排行榜显示,从金额集中度看,TOP10企业从2013年13.72%上升至2014年的17.19%,增长了3.47个百分点。从面积集中度看,TOP10企业从2013年的8.62%上升至2014年的10.51%,增加了1.89个百分。
房企千亿军团的成员和2013年保持一致,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17%。“实际上这个成员未来再难增加,1000亿元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丁祖昱如此分析。
- 牛刀: 美元指数狂飙突进正在奔向100点
- 皮海洲:“钱去哪了”不能由投资者买单
- 易宪容:金价今年为何又开始上涨了?
- 盛博:“倒奶杀牛”真相解读
- 姚树洁:胡春华成了腐败官员的二号杀手
- 徐斌:中国经济最后一只“靴子”还未落地
- 不执着:巨额存款频频失踪给谁敲响警钟?
- 盛博:沪指暴跌 证监会否认打压股市
- 郭施亮:牛市,请你走慢点!
中国高铁创下的10个“世界第一”
2014年京沪高铁卖票收入300亿 提前两年盈利
多因素致“倒奶”现象发生 低迷市场亟须破解危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