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小米急于投资建生态链王国 抄袭风波不断

2014-12-29 11:56: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抄袭”始终是小米不断被指责的“一宗罪”。电子产品发烧友郝俊说,2013年,当小米发布第三代手机时,他就发现该手机外形与诺基亚Lumia920极度相似。而一年后小米发布的第四代手机,外观设计又与诺基亚Lumia930相似。

 

  2014年12月14日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直接向小米开炮,抨击“小米和美的的合作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事情缘起于一年前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同台领奖的董明珠和雷军曾上演一场“10亿元赌局”,赌注是5年内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彼时,雷军在现场信心满满地说:“小米是中国创造,格力是中国制造,所以小米必胜。”

  不过,从2014年以来小米经历的种种风波来看,“中国创造”一说着实值得商榷。

  就在董明珠炮轰雷军的4天前,日本家电厂商巴慕达(Balmuda)公开指称,小米新发布的空气净化器严重抄袭该公司旗下产品,并称要诉诸法律。

  “小米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但真正在硬件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并不多。”一位国产手机厂商负责人梁伟明(化名)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抄袭风波

  对于巴慕达的“抄袭”指斥,小米回应称,产品并没有抄袭任何企业的专利设计及技术。但从网友贴出的两款产品对比图来看,小米所说的“完全不同的设计”说服力不强。

  “抄袭”始终是小米不断被指责的“一宗罪”。电子产品发烧友郝俊说,2013年,当小米发布第三代手机时,他就发现该手机外形与诺基亚Lumia920极度相似。而一年后小米发布的第四代手机,外观设计又与诺基亚Lumia930相似。

  “雷军一直说小米手机是中国创造,那你创造的是哪一部分,是芯片还是系统?”在梁伟明看来,小米常说的创造无非就是手机选材如何,和苹果的创新根本无法相比,甚至连“中华酷联”(即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都比不上。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其对苹果的模仿,无论是产品发布会还是机型的名称,乃至手机外形。也因此,小米手机被粉丝捧为“中国版苹果”。

  2014年10月,当苹果总设计师JonyIve在一个公开场合被问到如何看待小米和它的一个非官方口号“中国的苹果”时,他说:“我会觉得有些刺耳。你做了七八年努力,被别人简单复制,这是剽窃和懒惰。”

  在此前两个月,小米发布的MIUI6操作系统就被指责抄袭苹果iOS7的扁平化设计风格。手机网站PhoneArena甚至专门发文,指控小米从苹果的设计中获得了灵感——如半透明、毛玻璃效果的背景和壁纸。

  此外,小米即将发布的一款全金属鼠标垫也被一家小厂商iQunix指责为抄袭——两者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包括尺寸。

  专利缺陷

  就在小米忙于应付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抄袭风波时,国外媒体报道称,爱立信已在印度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并提出诉前禁令,要求在解决此纠纷前小米不得在印度销售相关产品。

  2014年12月11日,爱立信发表官方声明称:过去三年多一直尝试与小米公司就其符合GSM、EDGE和UMTS/WCDMA标准的产品的专利许可授权事宜诚恳对话,但小米拒绝以任何方式回应。

  次日,小米宣布“被迫停止销售设备,直至接到来自新德里高级法院的进一步通知”。

  其实,小米在此时遭遇一系列的专利纠纷,与高通不无关系。

  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以涉嫌市场垄断对国际芯片巨头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尽管目前相关部门还未对外公布该案的处理结果,但外界普遍肯定的是高通此前一直备受诟病的专利“反授权协议”做法将被终止。

  “以前,那些并无专利积累的手机厂商可以利用高通撑起的专利保护伞,用较少的技术研发,获得最大的专利使用权。”易观国际市场分析师杨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做法的终止意味着,那些一贯依靠该协议无偿使用其他品牌专利的手机厂商将失去靠山,小米首当其冲。

  易观国际给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产手机方面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华为、中兴手里,其中华为的专利为17840件、中兴为19958件。

  “此前因为高通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很多拥有专利的公司即使有想法也无能为力,而一旦这个协议被取消,这样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梁伟明说。

  2014年11月,有消息传出中兴等手机厂商针对专利侵权一事,向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发送律师函。而当事双方均未正面证实该事件。不管消息是真是假,这意味着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专利战已经无可避免。

  不过,从小米的反应来看,一些厂商显然已经意识到专利问题的严重性。2014年11月6日,大唐电信(16.15,-0.51,-3.06%)旗下联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签署《SDR1860平台技术转让合同》,将SDR1860平台技术以1.0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许可授权给后者,同时双方还将合作致力于4G多模的SOC系列化芯片产品设计和开发。而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正是小米旗下的芯片公司。

  “专利问题是小米面临的一道坎,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成为沉重的包袱。不仅在国内,在其进军国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阻碍。”梁伟明说。
  
  投资布局


  2014年12月14日,美的宣布与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美的称,双方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的合作。

  这也正是小米的意图所在,小米希望通过手机将家庭中的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以打造一个围绕小米手机(平板)、电视(盒子)、智能路由器这三类核心硬件的周边硬件生态链。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旗下的企业数量已达25家,包括小米手环(华米)、小米移动电源(紫米)、空气净化器(智米)、活塞耳机(加一)、摄像头(小蚁)、智能血压仪(九安)等产品。不过,这并不是雷军的目标。按照他的说法,小米准备在智能硬件领域复制100家这样的企业。

  “对于小米来说,智能手机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手机利润较低,如何利用这些成熟的用户资源去赚钱,是它现在的方向。”业内人士吴伟说。作为国产千元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小米一直以低价模式吸引用户关注,但这种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润微薄。根据小米对外发布的数据,2013年收入265.47亿,净利润3.47亿元,利润率只有1.3%。

  “现在到该赚钱的时候了。”吴伟说,2014年,小米的这种意图布局更加明显。2014年初,小米以2000万美元投资金山旗下游戏研发工作室西山居,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投资的序幕。

  据本刊记者统计,小米在最近3个月时间内至少完成了9桩千万元级别以上的投资案,平均10天一桩,总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就投资的领域来说,小米涉及地图、影视、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移动安全、新媒体、电商、手游等多个行业。甚至还有消息称,小米会投资生产基于MIUI系统的汽车

  “小米现在做的事情是以前有些手机厂商做过的,但是都没有成功。”在梁伟明看来,多领域投资并非好事。

  吴伟也认为,雷军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生态链王国,所以急于投资,“但是建立一个体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是靠钱来积累的,盲目跟风的投资很可怕。”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26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