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陷入困境 青岛部分药店试水多元化经营
2014-12-26 14:19: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密度数量超出需求
“咱们青岛的药店,不管是密度还是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市民的实际需求。”市食药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全国有39万家药店,平均不到4000人就有一家药店,而国际上平均6000人拥有1家药店,相比我国零售药店数量存在过剩情况。而岛城这种情况更甚,2002年时,岛城只有600家药店。而这两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4700多家药店,平均1800人拥有一家药店,远远高于国内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
根据调查显示,药品零售市场存在药店数量偏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合理、经营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启动了规范药店行动。在今年吊销了700多家药店的基础上,明年还要进一步解决药店过多的问题。市食药局局长孙利国说:“截止到目前,青岛市还有药店4000多家,总数接近北京和上海。其中,很多药店规模小,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今年,我们压缩了16%,明年还将再压缩15%。”这就意味着明年还要再关500家药店。不到2年的时间,岛城的药店就锐减了3成以上。
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以往,只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而现在则增加更强劲的“对手”——社区医疗药品销售“零差价”。医疗系统推行了基本药物进社区,先是在全市所有的公立社区机构推行零差价药。如今,在李沧区,甚至连非公立社区医院也都开始试点销售“零差价”药物。
原本药店之所以遍地开花,就是因为有价格优势。而现在,零差价药的出现,让药店的价格反而成了劣势。就拿处方药中的陪他洛克来说,这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统一品规,药店的进价是7.3元一盒,零售价是8.5元;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卖价是6.7元。再比如市民经常服用的阿莫西林在这里的售价是3.8元,但到了药店内的售价就是10元左右。再比如治疗肠胃的多潘立酮,这里的售价是1.98元,药店内出售的同类药物售价超过10元。如果降到和社区门诊相同的价格,药店只能赔钱贱卖。
此外,公立医院改革大趋势是取消药品利润加成,社区医疗机构中可报销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措施都将大量的市民吸引到了社区医疗机构。而且,更让药店老板焦虑的是,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药品进入“零差价”中。除了价格上不占优势,针对目前岛城药店的乱象,对药店进一步规范。其中,就是严厉查处违反许可规定的经营行为。这就将很多药店通过销售其他产品来补贴药品销售的路径也堵死了。
部分药店尝试转型
面对业内竞争和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一些药店采取联盟形式增加采购量、压低采购价,以“抱团取暖”,通过降低药品进价以抵御阵阵“寒流”。有的则考虑尝试新的形式增强竞争力。岛城不少药店已经提前转型。丰硕堂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义说,他们已经提前探索多元化经营,去年一年多时间内,丰硕堂已经开了4家社区门诊,“接下来,公司的经营策略也将向社区医疗转型。”此外,国风、海王星辰等连锁药店也都在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药店正在采取迂回战术。为了生存,他们使尽了招数,为了紧盯价格的变化,不断派员工逛药店,了解其他药店的价钱,及时调整药价,避免失去客户。
- 中国模具行业应寻求发展新途径
- 车联网保险借大数据改变逆向补贴
- 电解镍启动电商模式启动 交易平台明年运行
- 行业整体下滑 男装品牌渠道变革求生
- 我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须借力前沿科技
- “行业细分”或成为P2P行业同质化“解药”
- 行业萧条 餐饮企业触网求变
- 解读:实体药店如何接招互联网冲击?
- 行业问题频出 橱柜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解读:先涨工资再缴费?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创两年半新高
2014年白酒业惨淡收官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