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食用油价格“大跳水” 企业谷底求生

2014-12-22 10:41:2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买大送小”、“买三送一”、“买食用油送橄榄油”……近期,食用油价格罕见大跌近三成,创了近6年新低,各大超市里挂出各种促销口号,引来“中国大妈”纷纷驻足,食用油“一买三五桶”已成超市司空见惯的现象。

 

  益海嘉里市场营销人员郑鑫近期巡查市场,他12月17日带回来包括金龙鱼、福临门等在内的很多食用油品牌的最新消息,众多食用油品牌的市场价格都在下降,只是降幅不同。尤其是大豆油降价最多,几乎是降到近6年来的最低价。

  益海嘉里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龙鱼,是国内食用油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品牌之一。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以及九三粮油品牌都是其竞争对手。郑鑫所了解的这波降价确实有点反常,往年的第四季度都是食用油销售旺季,通常会有不同幅度的涨价。近期却一反往年常态,多个一线品牌食用油连续跌价,甚至有的降幅超过三成。“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郑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中粮集团以及九三粮油的食用油市场情况也与金龙鱼差不多。

  在郑鑫看来,2014年底这波反常情况,除了宏观经济形式整体不好产生的影响之外,食用油价格的跳水,与大豆进口价暴跌有关。

  跳水行情

  郑鑫算了一笔账,对于益海嘉里的金龙鱼、中粮的福临门和九三粮油等油脂加工企业而言,今年能做到持平就很不错了。因为豆油价格从2008年高点时大约每吨16000元降价到目前每吨5000-6000元。而大豆进口价格从每吨接近5000元降到目前每吨3000-4000元。豆粕也在相应降价。虽然大豆原料价格的下降,使得豆油成本下降,但是,油价的降幅要高于大豆原料价格的降幅。

  郑鑫说,油脂加工厂,赚的就是油价,降价多了就没有什么赚头了。现在去除加工费,几乎没多少利润了。

  瑞达期货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17日现货市场,山东青岛港进口大豆分销价为3440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60元/吨;全国豆粕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3354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3元/吨。其而4个月前8月18日的现货价格是,山东青岛港进口大豆分销价为385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油厂豆粕43%蛋白价格为3470元/吨,46%蛋白价格为3570元/吨。山东日照的工厂报价一级豆油为5800元/吨。

  与此同时,大豆进口量在不断创出新高。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6287万吨,较2013年同期的5597万吨增加12.3%。目前市场预计12月大豆进口量为750万吨左右,如果这一预期实现,中国2014年全年大豆进口量将首次突破7000万吨。

  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进口价格持续下跌产生了连锁反应,大豆原料跌价,导致食用油的成本价格开始下跌,大豆油、调和油最早开始降价,后来部分花生油也开始降价。

  2014年10月份益海嘉里宣布旗下金龙鱼品牌的调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类价格下降10%。紧接着,金龙鱼最大的竞争对手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食用油也宣布降价10%。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两大食用油巨头争相降价,引发市场上的连锁反应,国内食用油一、二线品牌都跟随不同程度地降价。

  油脂加工企业直呼生存困难。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永革表示,国产大豆受进口大豆很大冲击,进口大豆的价格远远低于国产大豆,美国大豆近期大约每吨3400-3600元,国家目标保护政策国产大豆是每吨4800元,带来的问题是,黑龙江大豆产业面临全面停产状态。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也表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一个“新常态”,粮油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粮油加工产业底子薄,发展慢,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谷底求生

  “大豆的国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采购量虽然占世界的31%,但是却没有话语权,这是由于国际资本以及产业政策甚至市场竞争引起的,对粮油加工企业来讲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史永革对此表示。

  史永革说,现在进口大豆采用CBOT这一游戏规则,国内加工企业对这个规则不太懂,导致进口大豆加工企业的风险难以控制。另外,大豆进口的质量也时常令人担忧,比如杂质特别多,以进口大豆7000万吨为例,其中就有90万吨的杂质。

  九三粮油正在考虑“转思路,调结构”的问题,让黑龙江大豆产业从传统大豆加工中脱离出来,不再是简单的加工,而是延伸产业链,上至种植,下至生产,调整原来的生产模式,提高附加值。也在考虑成立大豆加工集团,利用当地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发展起来。他们也呼吁政府在收储资金、收储场地、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

  九三粮油目前还在探索电商模式,网上销售包括京东商城、天猫、旗舰店都在做。史永革说,现在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眼下农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在做电商O2O的时候有一定的压力,缺少一个服务的空间。但是现在也不能落下这班车。今后随着这几年的发展物联网和配送业务的迅速提高,这个行业很快就要进入千家万户。

  益海嘉里副董事长穆彦魁则认为,造成眼下困难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流通体制冲击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是当前粮油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穆彦魁表示,从2008年开始,政府托市政策,把大量的原粮高价收到了国家储备库。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粮食加工业作为消化渠道,大量的粮食囤积在政府储备库,形成“堰塞湖”,跟眼下的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叠加在一起,给粮油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希望能改变托市收购政策,让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和目标价格保险机制,尽快推广到其他品种。在穆彦魁看来,油脂加工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要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加工业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必然纽带,以加工业为导向的流通链条效率高、费用省,这样的流通体系是从生产者,到加工业再到消费者;如果是用储备流通环节(即生产者-产区库-销区库-加工厂-消费者),不仅增加两个环节,而且时间长、浪费大。加工业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直接按与生产者对接进行订单生产,同时综合加工可以提高附加值。

 

  本轮食用油降价潮的主因是原材料价格走低。本轮降价中,大豆油、调和油的降价幅度较大,而两种油品的主要原材料都是大豆。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大豆近两年的产量高,南美、加拿大等地的大豆今年也迎来丰产。而我国市面上用于榨油的大豆80%依赖进口,大豆原材料全球丰产,大豆油、调和油的生产成本自然走低。

  此外,有专家表示,消费时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食用油近期的价格走向。春节一向是国内食用油的消费旺期,但今年春节比往年大约推迟了1个月,再加上电商“双11”“双12”大战硝烟刚散,眼下成为食用油消费的“空窗期”。于是,降价成了年底冲销量的法宝。

  “12月是美国等地大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的供应旺季,这意味着,国内食用油的生产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走低。眼下距离春节还有近两个月,可以预见,这段时间内国内食用油价格仍将低走。”李涛说。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986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