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酝酿海外生产核燃料 破中核垄断
2014-12-16 12:57:3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最近好事连连。其麾下唯一的核电资产平台——广核电力(01816.HK)——在10日上市并大涨近20%四天后,中广核拟在哈萨克斯坦合资生产核燃料组件。
受访的核电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如果此举成行,并且把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核燃料运送回国供自己使用,其将有望打破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多年来在核燃料方面的垄断地位。中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有资质生产核燃料的核电公司,国内在运核电站的核燃料均由之提供。
本报15日从中广核获悉,14日,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签署了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铀资源开发、核燃料生产、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过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领土过境运输铀产品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另外,双方还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组件,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走出去”提供燃料保障。
“这是中广核在该国多年努力的收获。”一位原核电主管单位的退休官员对本报说。
中广核也向本报表示,自2006年以来,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在铀资源开发、天然铀贸易及核燃料芯块加工领域进行了合作。在铀资源开发领域,双方合资成立的谢米兹拜伊铀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运营良好,目前已累计向中国交付天然铀约6000吨。
一位中广核知情人士向本报表示,中广核的上述成果,将使得中广核能够实现其核电站所需的核燃料的独立供给,从而打破中核在这方面的垄断局面。
有核电企业士向本报分析,如果中广核能够在海外生产核燃料,并将之输回国内,实现核燃料供给的自主性,从而避免与中核在相关谈判和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境地。他还分析,作为一个没有军工任务的民用核电公司,中广核在海外开发铀资源和生产核燃料有诸多便利之处。
近年来,中广核已经进军非洲和澳洲等地进行铀矿的开采,以满足日后核电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为满足和保障中国核电发展所需的铀资源供应,中广核于2006年组建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目的是拓展国内和海外铀资源市场。
“我们在去年也成功收购了纳米比亚扶桑的天然气铀矿,它的产量相当于目前我们国家全部天然铀产量的4倍。投产以后,它能够满足我们30台百万机组30年的需求。”本报记者11月份于三亚参加首届“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时注意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映坚在谈及核电“走出去”时这样说,“天然铀是核电站的燃料,国际上天然铀价格波动非常厉害,如果我们控制天然铀储量,就能够为我们机组的运行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中广核在几年前就考虑如何实现核燃料独立自主的问题了。”上述已退休的核电主管部门官员对本报说,“我认为,中广核这样做不单单对它自己有好处,对整个中国核电的发展也有好处。”他说,随着国内核电规模的扩大,核燃料仅靠中核来供给是不够的。
他还表示,在核燃料组件方面,中国还存在短板,阻碍了中国与其他核电强国在海外的竞争,这就需要国内多家核电公司的“共同努力”。
自2006年以来,中广核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在铀资源开发、天然铀贸易及核燃料芯块加工领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在铀资源开发领域,双方合资成立的谢米兹拜伊铀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运营良好,截至目前已累计向中国交付天然铀约6000吨。在天然铀贸易领域,双方已经签署了多宗现货和长期贸易合同,已累计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采购上万吨铀,价值超过10亿美元。
中广核在国内运营超过一半的核电机组。本报从该公司获悉,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广核承担着中国大陆64%的在运核电机组生产运营和51%的在建核电机组工程建设。这也让中广核成为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核电建造商。
- 中广核购入三座英国风电场80%股份
- 我国核电巨头积极谋取海外大单
- 中俄公司就水电站建设达成合作
- 中石油开发页岩气四种模式已大体成型
- 神华、中煤等煤炭巨头相继提高煤炭价格
- 南海大气区寻梦路线图解读
- 山西七大国有煤企集体陷落 曾强力整合中小煤矿
-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我们每天要交8亿税费
- 壳牌的中国页岩气“烦恼”:开发难题浮现
汇丰:12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49.5 创7
11月邮政行业收入同比增长超三成
我国手游崛起抢占页游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