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解读:电商拉动消费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2014-12-15 11:34:2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2007年~2012年,商务部、财政部为促进消费出台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5年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补贴了700多亿元,5年间拉动消费7000多亿元,而电子商务一年拉动的消费就超过了这个数值,所以说电子商务对新增消费的作用非常明显。

 

  班用打车软件预约出租车;公交和地铁上用手机购物打发无聊时光;下班用手机搜索附近美食并将位置分享给三五好友……未来某一天,当你冰箱的牛奶喝完时,它会自动下订单,发送给商家和供应商,让生产、零售、物流和销售商全部实现物联。

  在“新常态”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近些年风起云涌的电商又成为了拉动消费的主力军。那么,电商拉动消费的下一个风口又将在哪?
  
  拉动消费作用凸显,电商正由快速向高速发展


  38分钟100亿元,24小时571亿元。在今年的“双十一”狂欢中,阿里巴巴[微博]集团旗下天猫[微博]总计成交额达571亿元,比去年“双十一”350亿元的成交量增长59%,再创历史之最。

  而相比“双十一”的线上狂欢为主,刚刚过去的“双十二”也毫不逊色,走起线下掘金路线。淘宝网[微博]联手支付宝,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大规模线下促销,包括快的打车、房地产拍卖、汽车二手交易、家政服务等多个项目

  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对消费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投资增速贡献高7个百分点左右。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网络零售快速增长,1-9月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2.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上说:“预计2015年-2020年将成为电子商务由快速发展向高速发展的转折点,因为那时90后新兴网络消费人群将集中登上社会舞台,并成为社会生产力主体和消费中坚。”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投资增速高位趋缓,出口增速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渐趋彰显。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阐述消费需求时指出,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市场人士和专家就此认为,电商消费将会为我国消费领域提供更广阔的新空间。

  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今年的“双十一”,北京的白领张小丽没有守在电脑前淘宝,而是选择了逛商场。“商场推出的客户端推送打折信息,比网上贵不了多少,还能到店里试穿,避免了网上买到不合适的衣服还要退换货的麻烦。”

  她告诉记者,比如天虹百货推出了具有购物功能的应用平台,只要添加天虹百货的微信号,就可以直接在应用平台上选择商品,还能通过平台与导购沟通,最后通过手机完成。在商家做活动的时候,产品价格不一定比网上高。

  “现在出现了移动端、PC端和门店端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范鹏辉说,这种方式推动了传统商场的转型,改善了消费者购物体验,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不仅是传统零售商纷纷转型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电商也纷纷开动脑筋,主动迎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

  据了解,“双十二”期间,淘宝推出个体农家特产、洗衣、上门帮用户进行汽车估价、众筹、拍卖等服务。此外,上万家门店参与此次大型促销,用户用支付宝支付可享有五折优惠,导致大量门店被人潮挤爆。

  “在信息化时代,靠电商起家的品牌需要线下体验,靠传统零售起家的品牌需要线上渠道。只有线上线下很好地融合,不断优化消费者体验,才能化挑战为机遇。”飞象网CEO项立刚[微博]说。

  多渠道突破,专家看好移动消费潜力

  移动电商、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商拉动消费的下一个风口到底在哪里?

  不少专家看好移动消费的潜力。项立刚说,随着4G和WIFI网络的逐渐普及,移动电商将超过PC端,成为电商行业保持持续增长的突破口之一。

  据了解,今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中,无线端成交额占销售总量的42.6%,而去年占比为21%。

  移动终端及其带来的软件消费成为拉动信息消费的主要引擎。“软件+应用+内容”已成为当前信息消费的普遍模式,微信推出短短3年来用户已超6亿,衍生出包括话费充值、理财、打车、精选商店、红包、AA收款等一系列新型信息消费。

  农村消费潜力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开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从2008年之后的三年里成倍增长,但在2013年增速回落至40%,而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的网购增速近两年超过了大城市。

  “电商的引入改变了农民过去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智能手机的成本比一台电脑要低得多,而且手机购物操作流程也更容易学习。”项立刚说,这对有着广阔农村市场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块潜力巨大的宝地。

  今年作为全球双十一元年也预示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专家指出,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成长,跨境电子商务将转变中国贸易结构和消费方式,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也许物联网的到来指日可待,不管电商未来呈现形式如何,“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提供良好的网络消费环境、优化用户体验、保障消费者权益将成为电商消费时代颠扑不破的真理。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总交易额去年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连续几年平均增长都超过30%。网络零售更快,去年已经超过1.85万亿元,增速超过40%,已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拉动消费发挥了很大作用。麦肯锡对于网络零售有个研究报告指出,拉动了新的消费40%,如果照此计算,去年通过电子商务网络零售新增的消费超过7300亿元,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

  对于业界关注的电子商务法,聂林海表示,电子商务法去年已经列入起草计划,目前正在配合全国人大开展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今年将开展三个相关课题的调研。此外,拟定中的《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的管理办法》正在修改完善,会尽快推出。今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已经编写完成,在今年京交会上的电子商务大会将要发布。同时我们将建设电子商务基础信用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主要是推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共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建立面向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的机制,主要是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侵权、打击假冒伪劣,完善我们的市场,维护网络零售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58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