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2015年零售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解读

2014-12-12 17:58: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2014年,我国零售业依然艰难,但呈现出了回暖的迹象,一些积极的、可喜的因素也正在汇聚叠加。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年也将成为历史,是时候展望一下2015年行业发展的走向了。

 

  2015年零售业走势预测,行业发展或呈四大趋势:1、双线竞争相对僵持,融合紧密深入;2、“千店一面”坚冰开始消融,个性化零售时代开启;3、顾客回归实体店,线下零售小幅回暖;4、开店、关店并举,线下集中线下分散。

  2014年,我国零售业依然艰难,但呈现出了回暖的迹象,一些积极的、可喜的因素也正在汇聚叠加。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年也将成为历史,是时候展望一下2015年行业发展的走向了。

  总体判断,2015年零售业的竞争依然过度,盈利依然艰难,整个行业的分化重组将进一步加剧,实体零售走向集中、电商渐进分化势成必然。这依然是一个“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的行业,是一个不“折腾”就没有机会露脸的行当,也是一个在艰难中探索、在创新中求变、在困境中突围、在“冷环境”中求“热增长”的“世道”。

  具体来说,行业发展或呈现四大趋势:

  趋势一:双线竞争相对僵持,融合紧密深入。

  2015年,电商的增速仍会快于实体零售,但增速会进一步放缓,电商企业倚重的“三大增长点”——“出口”、“下乡”、“大数据”会有所进展,但不会一帆风顺。毕竟跨境电商涉及到太多的政策因素,电商下乡有太多的基础设施需要完善补充,“大数据”从实验室完全走向市场也还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预计电商企业会进一步在移动端发力,向低线市场、农村市场延伸,也会加快线下布局。但同时,盈利能力不强仍然是电商的一大“硬伤”,亏损依然是中国电商的常态,除自称“不是电商企业”的阿里系外,其他企业依然会在盈亏平衡点波动徘徊。

  实体零售的反攻将更积极、更主动、更具“杀伤力”,价格战、品质战、体验战、服务战将全面打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快线上布局,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度,全渠道、O2O探索的广度和深度,线上的营收占比会稳步提升,但依然是锦上添花式的有益补充,不会是雪中送炭式的发展“蓝海”。

  店商、电商的竞争会进入相对僵持、胶着状态,彼此的融合会更紧密、深入,线上线下的界限也会逐渐模糊,但双方的核心业务不会改变,电商依然以线上为主,店商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线下门店。

  趋势二:“千店一面”坚冰开始消融,个性化零售时代开启。

  线下零售“千店一面”的基本格局不会在骤然间彻底崩塌,但会出现“裂痕”,冰消雪融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预计线下零售的调整转型会进一步提速、纵深推进,各种多元化跨界、特色化经营、更多形式的触网、更多形态的O2O、全渠道会陆续涌现。

  永辉全程自助体验超市、乐城“未来超市”、顺丰“嘿店”以及苏宁超市会给实体零售带来更多的启发和灵感。不管是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卖场还是社区超市,都会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

  更多的企业会谋求放大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但不管是通过扩大自采自营还是做强优势品类,抑或是反传统逻辑、引进小众品类来实现,都有助于差异化经营风格的形成。

  同时,由于实体零售企业选择不同的方式触网,或与不同的电商平台合作布局O2O、全渠道,实体零售门店在加快迈向“智慧商业”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此外,坚持以消费需求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加快向商业零售本质回归已成为实体零售行业的共识,而各地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热点可能也不尽相同,必然也会导致各地的实体零售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性。

  一些优秀企业的创新举措带来的业绩改善也将会激发更多同行的创新热情,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创新,拥抱变革,实体零售企业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多姿多彩格局也将逐步形成。

  趋势三:顾客回归实体店,线下零售小幅回暖。

  2014年,“十一”、“双11”、圣诞节等一个又一个的大促“暖冬”极大的提振了实体零售企业的信心,鼓舞了他们的斗志,新的一年,线下零售必然会进一步加大造景、造节、造势的力度,赋予门店更多的“故事性”和体验色彩,极具创意的装饰、布景、美陈,极富“话题性的”营销、促销、互动活动,将成为实体门店的“吸睛利器”、“聚客神器”。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体零售企业在会员管理、自媒体营运、微信微博营销的能力也已有相当积累,更多的炒作与互动,便捷的支付与服务,也必将吸引消费者对实体门店的关注。

  此外,今年的“双11”,不少实体零售企业提出了比价电商的口号,有的还旗帜鲜明地与电商打价格战。预计在2015年,低价不再是电商的“独门秘笈”,线下企业不仅会大张旗鼓地打出低价旗号,而且会继续针对线上假货横行、价格欺诈、“假降实涨”、销售“刷单”、配送迟缓等突出问题进行“反宣传”,实施商品与餐饮、娱乐、儿童等体验业态的组合营销,大打品质、低价、诚信、服务、体验“组合拳”,吸引顾客关注,这也会引起一些在线上遭遇消费欺诈顾客的共鸣。

  不过,预计2015年顾客回归实体店仍是迹象性、趋势性的存在,顾客在回归实体店的同时,也不会抛弃电商,既在网上购物、也到实体店消费依然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实体店与电商之间的顾客争夺是一场此消彼长的持久战、拉锯战。就像电商必须依靠炒作才能有持久的流量一样,实体店也要创新装饰、创意活动保持足够的故事性、话题性,才能吸引消费者关注光顾,而这些也需要持久的投入,这也必然摊薄了门店的毛利、挤压了盈利空间。因此,实体零售的境遇可能稍和缓和,但也不过是“冬天里的晴天”,虽然有暖色,但仍然寒冷。

  趋势四:开店、关店并举,线下集中线下分散。

  2015年,购物中心、社区超市、便利店可能仍然是线下零售企业外延扩张的重点,渠道下沉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三、四线城市将成为各类新店布局的重点,并逐步向县城、乡镇市场延伸。不过,随着购物中心集中式爆发,其生存危机或提前到2015年集中显现。

  对百货店、大卖场来说,2015年的困境可能更甚于2014年,销售下滑、盈利下降甚至是亏损关店依然会是常态,那些租赁经营、创新乏力、聚客无方、扩销无门、成本费用控制不力的实体店有可能因持续亏损而黯然退市,一些优秀的连锁企业则会借机并购重组,逆势扩张,行业的集中有望逐步提升。2015年,国内市场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电商的发展则与之相反,阿里虽然依然强大,但随着京东的崛起、微电商的渗透、苏宁转型的深入、国美、步步高、大润发发力平台以及万达重金打造O2O,加上1号店迅猛扩张、亚马逊卷土重来以及移动电商的全面开花、垂直电商的蚕食分流、实体零售电商化的进步,阿里系的垄断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一超独霸”的基本盘出现松动,“一超多强”、“群雄并起”的电商市场格局有可能初见雏形。

  2015年,商业零售市场仍将沿袭“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基本态势,实体零售如此,电商也是这般。在这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没有任何一种业态、模式可以永远领跑,可以高枕无忧,只有那些坚守零售本质、顺应需求变化、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地创新、变革、推陈出新、以变应变的企业,才能引领潮流,活得滋润。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36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及影响因

一、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详细]

中国蜂蜜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蜂蜜厂商越来越重视庞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充分挖掘我国高收入人群和年轻...[详细]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投资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概况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移动支付...[详细]

中国展览馆分布及会展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详细]

5G商用预测 会不会取代4G和3G?

5G商用时间表科技日报:请您展望一下5G何时能够实现商用?三胜咨询分析师邦文:包括欧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详细]

创业投资火爆 商业策划应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初步建立了良性互动机...[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