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工程企业“走出去”应增强软实力
2014-8-21 10:10: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石油化工工程企业“走出去”在苏丹等地承揽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石化工程企业已进入西亚北非、中亚、东南亚等多个海外市场,初步形成了跨地域、有影响力的营销网络。
虽然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主要业务仍集中在施工分包等低端领域,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能力承揽EPC项目。EPC是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重要方式,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占超过40%的份额。
为了进一步拓展国际高端市场,为我国石化工程强势崛起做出应有贡献,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必须正视国际趋势和压力。外闯海外高端市场的“拦路虎”除了技术、规模等硬性条件之外,还包括理念差异、信息化管理体系等“软性条件”。总的来说,国内石化项目注重结果,而国际石化项目业主更关注项目各节点的过程管理。寰球工程公司文控部负责人吴迪表示:“国际石化工程公司更重视过程节点的控制,当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时,结果自然也是优异的。”因此,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注重增强理念升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软实力”。
首先,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石化工程服务理念,尽快掌握国际标准规范、国际项目管理程序和项目运行程序,为承揽和实施EPC项目夯实基础。在西亚北非地区,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材料制造等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程序方面基本执行欧美标准,而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实施的国内EPC项目均执行国家和石化行业标准。对当地相应技术标准及程序不熟悉、对当地业主严抓节点控制的要求不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走出去承揽和实施EPC项目的能力。
其次,加强构建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在国际EPC石化工程项目的投标过程中,工程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软件体系是最终决策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在一些项目中,甲方甚至明确要求使用相应软件支持项目工作。曾有一些企业在走出去初期,因软件体系不符合要求不得不租用,造成了整个工程预算中不必要的开支。因此,工程公司应配备符合EPC项目配套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建筑、施工及基础设施专业工程提供工程设计软件的Bentley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刘德盛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库的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走出去的石化工程企业也比以前更加成熟。
再次,加强跨地域协同管理。拥有多个项目同时运行维护、跨地域管理的石化工程企业不在少数。过去,工程企业使用设计后交给建造的“数据交换”形式施工,难免产生偏差,在施工和建设的过程中无法跟踪数据,出现问题很难协调,影响了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而应用协同软件平台能够使用统一的数据基础进行设计、建造、施工,调动各方资源。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推进委员会副秘书长陈超熙称,工程企业和设计院走出去的发展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分不开,加强协同设计和协同工作进程可通过精细化管理,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当前,西非、西亚北非、中亚、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回升阶段,石油化工项目呈增多势头,对我国企业技术、资金的进入基本持欢迎态度,这是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走出去的机遇。石化工程企业应尽快克服在市场开发、项目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上的硬性差距,同时尽快缩小与国际当地石化工程市场的服务理念差异,通过提升软实力加强在国际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 “十一连降” 中国汽车品牌如何涅槃重生?
- 房地产行业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 经济释放增长潜力实现稳中求进还看“改革式刺激”
-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连续三年下跌 去产能为重中之重
- 南京楼市营销新招频出 低开不断地王盘也促销
- 房地产开发商尝试多种形式合作开发项目
- LED照明市场需求旺盛 整合并购呈多元化
- 中国品牌车企危机四伏 单打独斗不如分享合作
- 四种基本药物定点生产正式启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