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批政府管得太多 简政放权带千万就业
2014-8-21 9:13:4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昨日(8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表示,目前已有9个省份全面展开“先照后证”改革,5个省份在部分地区探索,其他省份还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再取消和下放87项审批事项
李克强说,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削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今后越向纵深挺进,越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高层对于权力下放的重视,与其对就业作出的贡献有关。李克强指出,通过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直接带动了600万新增企业注册,与上千万就业人数的增长。
对此,他要求各部门务必“痛下决心”,紧紧抓住“简政放权”这一改革“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会议要求,为便利企业投资经营,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同时尽快彻底废止非行政许可审批。
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并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建立目录管理制度,凡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开展。
此外,会议要求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专业性不强、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使就业创业创新不为繁多的“证书”所累,让各类人才放手拼搏。
据了解,一些部门在审批流程上进行优化,同时,各地也最大程度减少上下级之间报送、核准、审批等过程,比如,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分级审批为联动审批,审批环节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更加通畅、快捷。
从此前简政放权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此次第二批权力下放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利好。
年底全国实施“先照后证”
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是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其中,“先照后证”也被称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会议提出降低准入门槛,将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7月22日,国务院曾印发文件决定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另外5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昨日,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表示,目前已有9个省份全面开展“先照后证”改革,5个省份在部分地区探索,预计年底将在全国范围推开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档君餐馆的负责人封洪军就是“先照后证”试点的受益人。封洪军从事的是餐饮行业,需要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拿到营业执照和公章后,我一边装修、招工、购置设备,一边向食药监部门递交手续办理许可证,装修完成时,所有手续都办齐全了,餐馆顺利开业,没有浪费一天时间。”
其实,早在2012年,吉林省就在全国率先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了《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前置登记事项减少80%以上,最大限度放开一般项目经营。
据周石平透露,工商总局将与中央编办继续加快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计划在年底前,再公布两批前置改后置项目。
周石平表示,工商登记事项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有利于推动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主体可以更便利、更便捷地进入市场,获得“入场券”,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国务院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 加快发展科技服
- 发改委:对三菱等12家汽配企业处以12.35亿
- 国务院:取消下放87项“含金量”高审批事项
- 15万亿土地出让金审计正式启动 重指利益输送
- 债市整肃接踵而来 个人行为规范成主线
- 楼市并未回暖 杭州有望近期全面松绑限购
- 全球铝需求量逐步释放
- 山东农机工业产值在全国占比持续扩大
- 广东经济企稳回升趋势向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