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释放增长潜力实现稳中求进还看“改革式刺激”
2014-8-19 9:48:0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强调,振兴东北最终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向改革要红利。这是中国政府着力深化市场改革的又一新举措。
改革作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承担了为中国经济转型保驾护航的重任。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专家认为,要防止经济下滑、实现稳中求进,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式刺激”释放因体制机制障碍而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和活力。下半年,政府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增加国企改革试点,改革领域继续扩大。
国务院近期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的户口性质,将为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扫清障碍,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同时,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的各项措施,包括就业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将逐渐全面跟进。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素质和才能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愈加重要。打破户籍藩篱,推动人口理性和合理流动,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是引导中国经济治理走向成熟的理性选择。
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通过预算、税收、财政体制三大领域改革,为国家现代化治理夯实制度基础。“营改增”扩大范围、进一步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加快部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措施,有利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振市场信心。而改进政府预算管理、推进预算公开、启动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等改革举措,则有利于从根本上规范约束政府行为,防范和化解一些地方存在的债务风险。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说:“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有助于引导地方政府抑制投资冲动并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上半年,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并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国资委7月宣布了首批央企改革试点名单,这意味着国资国企改革打破僵局,“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这个等式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市场化”是此次试点关键词。国资委人士介绍,将对中国节能、新兴际华、中国建材、国药集团进行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务考核、薪酬管理等三项授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应赋予企业自主权”,监管层将适应新的形势,进行简政放权。
-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连续三年下跌 去产能为重中之重
- 南京楼市营销新招频出 低开不断地王盘也促销
- 房地产开发商尝试多种形式合作开发项目
- LED照明市场需求旺盛 整合并购呈多元化
- 中国品牌车企危机四伏 单打独斗不如分享合作
- 四种基本药物定点生产正式启动
- 机械工业创新行业管理 有力支撑由大变强
- 出口童鞋“六价铬”超标 企业应严把质量关
- 严重缺水地区应谨慎发展煤制气产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