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童鞋“六价铬”超标 企业应严把质量关
2014-8-14 9:52: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中国生产的出口法国和西班牙的四款童鞋被限令强制撤出欧盟市场,原因是这些童鞋所含“六价铬”超标,中国鞋输欧遭遇质量门。为了使我国制鞋出口企业的产品能够顺利进入欧盟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出口企业不仅要关注各个进口国对“六价铬”限量的要求,还要明确质量保证条款,调整制革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出口童鞋“六价铬”超标
近期,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的出口法国和西班牙的四款童鞋发出消费者警告,警告原因都是因为童鞋中所含“六价铬”超标,其中一款童鞋超标高达100ppm,是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对“六价铬”规定最高限量3ppm的33倍,以上四款童鞋都已被限令强制撤出市场。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26日,欧盟委员会修订了REACH法规中的附件17,将进口皮革制品六价铬Ⅵ含量限制在3ppm,即百万分之三。新规将于2015年5月1日生效。此前,欧盟国家中只有德国对服装、表带、包、椅子、沙发、颈袋和皮革玩具实施六价铬含量不超过3ppm的禁令,而其他欧盟成员国目前对六价铬的要求是控制在1000ppm,二者差距超过333倍。
另外,更需关注的是,在2014年版的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100中,生态纺织品六价铬的要求为<0.5ppm,对皮革制品中重金属铬的限量为10ppm。
记者了解到,“六价铬”是一种吞入/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皮革企业生产过程中“六价铬”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制革工业的鞣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六价铬”;二是制革材料中尤其是添加剂中可能含有“六价铬”。
内销童鞋质量堪忧
不仅仅是出口鞋产品出现了“六价铬”超标的质量问题,在国内市场上也存在质量不过关的儿童鞋产品。据了解,近期,上海市质监局对上海部分儿童用品进行抽检,抽检结果显示,被抽检的某品牌童鞋耐磨性能不合格及六价铬超标,属于严重质量问题。2013年10月,新华社报道称,福建省工商局对该省流通环节童鞋商品质量进行抽检,“某品牌kids”产品,抽检出现不合格情况;2012年,陕西省质监局抽检的部分皮鞋为不合格产品,原因为“帮底剥离强度不够”。
此外,近期,浙江省质监部门对温州、丽水、金华等3个地区50家企业的50批次童鞋产品进行抽查,结果显示,温州市瓯海郭溪小辛巴童鞋厂、浙江双贝鞋业、浙江欣顺鞋业等单位生产的17批次童鞋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34%。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六价铬、游离甲醛、耐磨性能、标等项目。部分劣质童鞋有较强刺激性气味,存在游离甲醛超标等情况。
企业应严把质量关
为了使中国鞋能够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出口企业不仅要关注各个进口国对“六价铬”限量的要求,还要明确质量保证条款,调整制革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制鞋出口企业应该及时关注不同进口国对“六价铬”限量的差异性要求,特别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要求较高,限量为3ppm。同时,出口企业要把控源头,加强供应商管理,不随意从非合格供应方处采购原辅料,明确质量保证条款,对制革所用的铬粉进行六价铬测试。此外,制鞋企业应该控制生产过程,调整制革工艺,比如使用植物复鞣剂、使用还原性的中和试剂和复鞣剂、皮革加脂时将抗氧化剂当作加脂助剂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过量的六价铬。
- 严重缺水地区应谨慎发展煤制气产业
- 聚氨酯防水涂料孕育新技术 降低成本成关键
- 我国焦化行业技术创新寻出路
- “难以盈利”是分布式光伏发展最大掣肘
- 市场调整依旧 我国工具企业亟须自我救赎
- 河北奶粉欲重整山河 奶源短板亟待突破
- 行业价格屡创新低 钢企亟须激活“造血机能”
- 我国钢铁工业弱势依旧 有待融入新常态
- 工程机械行业降幅趋缓 企业亟需自我救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