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宝马集团销量数据统计
2014-8-18 12:03:0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年初至今交付量增长7.0%,共计1,184,170辆汽车
--今年前7个月BMW品牌汽车销量突破百万
慕尼黑2014年8月15日电/美通社/--宝马集团汽车销量在7月份再创新高,共向全球客户交付163,959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6%(去年同期为152,351辆)。而且年初至今的全球销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今年前7个月共向客户交付1,184,170辆汽车(去年同期为1,106,852辆,同比增长7.0%)。
负责BMW品牌销售和市场营销的宝马集团董事罗伯森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佳绩在7月份得到进一步延续。我们目前的重点是确保我们的销售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平衡,凭借我们强大的汽车阵容,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近期上市的新车,例如在7月份上市销售的BMWX4,所取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我们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在总结全球销售情况并展望2014年余下数月的基础上,罗伯森补充道:“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确保今年汽车销量突破200万辆,明确把重点放在盈利增长上。”
品牌汽车7月份的全球销量增长8.4%,达到139,399辆(去年同期为128,596辆),从而使年初至今的总销量达到1,025,747辆,这是该品牌首次在年度前7个月销量就突破百万(去年同期为932,823辆,同比增长10.0%)。大多车型的销量均保持平稳增长。年初至今,BMW3系的交付量增长到271,720辆(去年同期为255,745辆,同比增长6.2%),BMW4系的同期销量为57,524辆。在今年前7个月,BMW5系销量增长7.4%,共计交付223,587辆(去年同期为208,093辆)。此外,X系列的销量保持持续增长:全新的BMWX4在7月份首次向客户交付,客户对该车型的需求量极高,在上市第一个月即售出1,296辆。BMWX5继续保持惊人的销量增长,年初至今攀升了31.4%,达到79,537辆(去年同期为60,544辆)。
MINI品牌的销量数据高出去年同期水平,创下该品牌的7月份销量历史新高。共向全球客户交付了24,259辆汽车(去年同期为23,515辆,同比增长3.2%),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会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全新第三代MINIHatch是该品牌的核心车型,在7月份共交付了11,970辆(去年同期为9,785辆),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增长达22.3%。年初至今,共售出156,154辆MINI汽车(去年同期为172,314辆,同比下降9.4%)。
BMWMotorrad也创下7月份销量历史新高,共交付了11,661辆摩托车和Maxi踏板车(去年同期为11,241辆,同比增长3.7%)。年初至今,共售出82,639辆,相比去年同期(76,182辆)稳步增长了8.5%。
宝马集团在各大洲所取得的销售业绩
在亚洲,公司于今年前7个月共交付了373,594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与去年7月份相比增长了17.2%(去年同期为318,821辆)。在中国大陆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年初至今销量增长达21.8%,总计261,919辆(去年同期为214,994辆)。亚洲地区另外一个增长特别强劲的市场是韩国,该国在同一时期共交付了25,736辆汽车(去年同期为22,053辆,同比增长16.7%)。
在美洲,BMW和MINI汽车的销量持续稳步增长。年初至今,该地区发布销量增长了3.6%,共交付259,658辆汽车(去年同期为250,517辆)。在美国,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共计213,754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4%(去年同期为202,780辆)。
在欧洲,宝马集团的销量自今年年初起增长了2.8%,共向客户交付了513,707辆BMW和MINI汽车(去年同期为499,902辆)。在英国——公司第4大市场,7月份销量稳步增长,实现9.3%的同比增长,达到了12,920辆(去年同期为11,825辆)。年初至今,销量增加了2.5%,共计111,261辆汽车(去年同期为108,578辆)。德国国内市场在7月份也实现了大幅增长,BMW和MINI汽车的注册量增加了8.7%,达到了23,646辆。
- 2014年7月美国卡罗拉销量数据统计
- 2014年7月东风汽车销量数据统计
- 2014年7月西欧汽车销量数据统计
- 2014年上半年万昌科技营收1.74亿
- 2014年上半年鲁西化工净利1.76亿
- 2014年上半年永安林业营收2.01亿
- 2014年上半年文山电力营收10.02亿
- 2014年上半年襄阳轴承营收7.17亿
- 上半年紫金矿业净利润11.09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