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数据印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4-8-18 10:05:0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目前,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全部出齐。结合之前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专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存在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用电量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在系列宏观数据中,用电量是和实体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指标之一。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环比回落2.9个百分点。1—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9%,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5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第二产业用电量23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37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华东电网高级工程师杨宗麟认为,去年七八月是极端高温,今年相反,各地雨水普遍较多,空调负荷大为减轻,因此7月用电增速偏低也存在一定的天气因素。
“单个月的数据也许不足以说明问题,但结合今年以来的统计看,用电量增速始终与GDP有不小差距,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去年我国GDP增速7.7%,用电量增速7.5%,大致是1:1的关系,而今年用电量增长最快的6月份,增速不过5.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用电量与GDP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经济转型所致。“可以看到,7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不到2%,重化工业整体不景气。这是我国结构调整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部分数据“异动”系短期因素主导
相比用电量,部分宏观数据如新增信贷在7月份出现更为明显的下滑,引发市场人士的忧虑。
数据显示,7月份的新增信贷仅3852亿元,环比6月的1.08亿元大幅缩水64%,令很多人大吃一惊。央行亦在官方网站上专门给出解释,称信贷低于预期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季节性因素、需求不旺、存贷比约束和银行放贷趋于谨慎。
“央行的解释符合实际。经济和信贷的情况并不像数据显示的那么差,短期波动可能是主导成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
根据央行统计,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保持每天300-500亿元的增量。中信证券由此预计,8月份的新增信贷可能回升到7500亿元左右的水平,不用担心总需求出现逆转。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统计显示1—7月国内投资增长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新低。
多名市场人士表示,投资增速受房地产下行的拖累很大。但瑞银证券指出,随着中央对保障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地方更大范围地放松对房地产的限制,政策的累积效果会在未来逐步体现。此外,下半年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回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房地产下滑的负面影响。
稳投资和降融资成本是下半年看点
由于包括用电量在内的多项宏观数据表现不佳,下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令人关注。
“最突出的问题是投资偏弱。”蔡进说。7月份PMI指数达到51.7%,创造今年的最大升幅,一度令很多人感到乐观。但蔡进指出:“PMI向好主要是外需回暖推动的,但我国经济不可能依赖出口,最终靠投资和消费。当前17%的投资增速难以支撑7%以上的GDP增速。”
中信证券认为,考虑到房地产政策已出现调整,地产投资不会一路下滑,增速可能在10%左右见底。基建投资方面,各地虽然出了不少项目,但落实情况并不佳。“最根本的原因是缺钱。”蔡进指出,除了中央要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外,地方也要加大改革力度,为民间资本进入创造良好的环境。
配合财政政策,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呈现稳中偏松的态势,央行将继续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定向、结构性支持。
考虑到我国资金总需求存在内生的减少,交通银行认为准备金率全面、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会影响调结构的效果。各家机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在于价格。“具体而言,政府将通过窗口指导、行政监管和扩大直接融资等方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诸建芳认为。
- 国内有机食品有名无实 价高质低
- 冰箱企业销售不振 两极分化加大
- 86家大中型钢企负债超3万亿 产能泡沫越吹越大
- 船舶工业表现差强人意 产需矛盾依然突出
- 外国品牌占据医疗器械市场 反垄断下一站?
- 服企老板频传失联:借倒闭浑水摸鱼(名单)
- 高铁新城遍地开花 或现泡沫隐忧(图文)
- 国务院疏通金融链护稳增长 定向调控存扩容空间
- 当前我国工业水平能够支撑7.5%左右经济增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