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要换土豪金装 开庭前做好两手准备
2015-3-18 14:11: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加多宝终于厌倦了多年的官司,决定换包装了。新包装以金色为底色,红色为字体颜色,取代现在的红罐黄字包装。
加多宝曾经自我调侃“打官司全球倒数第一”。尽管对“红罐官司”一审判决不服并已上诉,但加多宝还是在“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终审结果出来之前决定换包装了。记者昨天从知情人士处确认,今后红罐加多宝将更换成“土豪金”,并打出“有你更金更彩”的宣传语。
>>新闻事件
加多宝要换土豪金装
近日,市场有消息传出,加多宝已确定放弃红罐,更换成“土豪金”,而原来红罐上的金色“加多宝”三个字在新包装中变身为红色字体。
经过认证的微信公号“糖烟酒周刊食品版”公布了从生产线上实拍的照片,照片显示,新装加多宝更显靓丽,产品包装上的宣传语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有你更金更彩”,包装容量不变,还是310毫升装。
加多宝官方昨天对此没有任何回应。不过京华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证实,加多宝换成“土豪金”包装是事实。网上的照片是从加多宝罐体代加工厂流出的。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加多宝连续7年保持着罐装饮料销量第一的位置,但每一次换标和换广告语,与之相伴的都是高昂的宣传营销费用。据《北京商报》报道,加多宝在2012年更换商标之后,营销费用猛增至50亿元,而2013年和2014年也累计花费了近50亿元。按此前加多宝透露的2012年销售额为200亿元计算,其营销费用已占到销售额的1/4。
加多宝尚未透露任何关于换装的细节,包括市场推广计划。不过这次换装可能带来的影响显然会超过之前的换广告语。多年来“凉茶”的产品概念都是和“红罐”包装的形象标识连在一起的,在消费者的感性识辨中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想让消费者继续选择这一土豪金包装的凉茶加多宝,广告营销费用似乎是省不下来了。
新版包装将很快上市
去年12月,有“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之称的广药、加多宝“红罐之争”一审宣判,广东省高院裁定加多宝败诉,加多宝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与王老吉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相似或相同包装的产品等。加多宝当庭表示将上诉。
2012年5月广药从加多宝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自己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而此前租用王老吉商标的加多宝则将其凉茶产品更名为“加多宝”,并继续沿用红罐包装。由此,双方互诉对方侵犯自己的红罐包装装潢权。
加多宝介绍,红罐凉茶包装是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亲自设计的。坚持“谁创造、谁拥有”的加多宝一直宣称要捍卫红罐,但在二审还未开庭就准备换装“土豪金”。这显然是在做两手准备,并悄然提前布局市场。
知情人士透露,“土豪金”加多宝有可能在饮料消费旺季到来之前上市。
换装或将变危为机
“换装对加多宝来说是重大调整,短期内可能有一些压力和影响,主要体现在经销商层面。他们可能担心在消费者中推广有一定的障碍。”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换装不会像加多宝当年更换商标名字那样阻力巨大,这几年加多宝加大投入,且通过官司营销,事实上已经成为凉茶行业的知名品牌,消费者不会轻易将它和竞争对手混淆。
另外有专家认为,换装必然导致加多宝营销投入加大而影响利润。对此,李志起认为,其实加多宝和王老吉竞争非常激烈,已进入胶着状态,这几年谁也不敢停止品牌投入,而且投入都会比较大,加多宝借此在消费者中加大推广力度,主动引导,其实也是变危为机。
>>专家看法
◎事件回放
2012年5月广药从加多宝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自己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
2012年7月加多宝在北京起诉广药的红罐凉茶外观设计侵权;几天后,广药在广州起诉加多宝的红罐凉茶外观设计侵权。
2013年2月两案统一由广东高院受理。该案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
2014年12月19日广东省高院一审裁定加多宝败诉,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与王老吉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相似或相同的包装的产品,加多宝当庭表示将上诉。
2014年12月22日加多宝打出“做凉茶世界第一,打官司倒数第一”口号,表示将向最高法提起上诉,捍卫自己创建的红色包装,同时面向全球征集律师。
2015年3月加多宝悄然布局“土豪金”装凉茶生产。
- 两大主业均遇困 统一200亿规模净利润不到3亿
- 加多宝换装基本敲定 成本恐大涨致利润承压
- 茅台打造电商销售平台 行业仍未走出低谷
- 凉茶之争再度发酵:加多宝称王老吉恶意诉讼
- 掐架霸占负面舆论过半 加多宝王老吉口碑最差
- 恒天然婴儿奶粉遭投毒威胁 官方斥“生态恐怖主义
- 可口可乐大规模举债欧洲 战略两难
- 并购及老化拖了后腿 雀巢业绩增速放缓增长乏力
- 贝因美业绩持续恶化中 寄希望于二次创业
2月70大中城市房价2城环比上涨 总体降幅略有扩大
国土部:开展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整治行动 为期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