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前瞻:经济进入新常态 收入分配等5大改革望提速
2015-2-28 9:17: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是“新常态”概念提出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此次两会将明晰一些重点经济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财税、金融、国企、价格、收入分配等改革有望提速,而随着这些改革的落地,老百姓的生活也将迎来积极变化。
“营改增”试点将扩容职工涨工资空间或增大
“今年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在强实体、促创新、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更大发力。”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透露了一些今年将重点推进的改革事项。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财税改革自2014年来动作频频:新《预算法》正式实施,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电信业先后纳入“营改增”试点,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三次提高,电池、涂料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煤炭资源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价计征。
今年财税改革将继续提速。以财税改革重头戏“营改增”为例,目前仅剩下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这四大行业尚未纳入。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的要求,预料今年两会将明确提出“营改增”扩围至上述四大行业的任务。
“营改增”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将带来巨大的减负效应。数据显示,2014年“营改增”全年减税1918亿元。而“营改增”在扩容后,更多行业和企业的负担将得到减轻,从而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就业,也为企业给职工涨工资提供了余地和空间。
存款保险制度将落地储户存款获更好保护
2014年,金融改革“风生水起”,取得不少进展,包括创新货币供给工具,批准民营银行,提高利率市场化,将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同时,还简化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
今年,金融改革有望乘势而上,备受瞩目的存款保险制度在2015年落地实施,几乎已成定局。目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根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据测算,这一限额能够为全国99.6%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老百姓需记住“存款有风险”,但也不必过分担心,在这一新的制度下,普通储户的存款安全仍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随着这一重要制度的“瓜熟蒂落”,金融改革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建立巨灾保险等将获得更多关注。今年两会预计将进一步明确这些金融改革的时间表。
国企改革方案呼之欲出民众将享更多国企红利
“国有企业要紧扣提高活力和竞争力深化改革,在看准的领域抓紧‘破题’,努力走在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前列。”李克强在上述座谈会上的这句表态,在外界看来释放出今年国企改革将提速的信号。
去年以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四项改革”试点,同时,地方版的国企改革也不断推进,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上海、甘肃、山东、江苏、云南、湖南、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青海、河南、辽宁、广西、宁夏、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明确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推进混合所有制、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成为各地方案的标配。
但是,“国家版”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市场普遍预计,国企改革将在今年两会上被重点着墨,且总体方案有望在两会后出台。
可以预期,随着顶层设计完成,2015年国企改革将进入关键的实施年。随着更多民资的进入,以及更多国企红利用于民生支出,民营企业、普通民众将享受到更多国企改革红利。
价格改革将加快商品和服务或更实惠
今年1月份CPI仅上涨0.8%,延续了2014年来的低通胀格局。物价保持低位,也为中国推进价格改革提供了良好时间窗口。今年价格改革有望迈出更大步伐。
实际上,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拉开了2015年价格改革的大幕。国家发改委日前还提出,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开价格,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全面实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此次两会将进一步明确今年价格改革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在更多的价格改革推出后,原先一些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将进行市场化定价,像住宅小区停车费价格等一些较为稀缺的服务可能存在涨价空间,但老百姓也不用担心会大幅上涨,因为价格改革不是一放了之,政府仍会进行监管和规范。
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价格放开之后,由于行业竞争会加剧,多数行业降价的可能性大于涨价,民众会享受到更多实惠的商品和服务。
收入分配改革将深入民众腰包将更鼓
收入是民生之源。近日,一项约350万人次参与的两会网络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成为网民最关注话题的第一位。
自2013年《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收入分配改革呈现各个击破的态势,央企高管今年开始限薪,养老金也正式并轨,这些改革措施更多着眼于“控高”,谋求缩小收入差距。
在“控高”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今年两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布局,预料将偏重于“扩中”、“提低”上发力。
观察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在地方层面正加速推进。近期,四川、广东等地出台了“地方版”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意见,均提出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据最新统计,2015年来,已有北京、天津、湖南、海南、西藏、广东等多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全方位深入,中低收入者的腰包将会变得更鼓,收入分配差距也将加速缩小,“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可期。
十大关键词前瞻2015年全国两会
2015年全国两会将拉开大幕,来自全国的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中国建言献策。结合当前的舆论热点与民意期待,中新网记者以“国计”与“民生”为线索,梳理出今年全国两会的十大关键词。
国计大势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去年,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关键词二:反腐
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关键词三:新常态
聚焦:GDP增速如何设计区间
今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今年两会的高频词。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特点也再度凸显。
年初,31省份亮出今年GDP预期目标,其中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作为牵动着13亿人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型成功?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再度会商“解题思路”。
关键词四:依法治国
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五: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民生热点
关键词六:环保
聚焦:“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PM2.5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七:户籍改革
聚焦:一纸户口如何剥除福利捆绑
同样是牵涉到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2014年,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凸显出渐进特点,但是,作为一块“硬骨头”,户籍制度改革前路依旧艰辛。
一边是城镇化大潮中,进城群体难以在购房、教育、医疗方面获得同城待遇,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迫于城市承载力以户籍设限,一纸户口牵动着太多利益博弈。
户籍制度改革难,难在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地区公共福利差异,然而,在中国的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户籍如何与福利剥离?可以预见,这亦或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八:养老金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今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关键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据介绍,今年内中国还将再分两批放开多项价格,其中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电力输配价格等都在改革之列。
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价格大涨?一些领域的价格乱象如何治理?价改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伴随着更多领域的价改推进,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 2015年全国两会前瞻:经济进入新常态 收入分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解读
- 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召开 沿线省份积极参与推进
- 第十五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3月在上海召开
- 我国稀土行业2015年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 李克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财政投入不再唱独角
- 周小川:希望货币政策保持稳定 不追求有过多流动
- 达沃斯-李克强:2015年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
- 习近平将出席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养老金并轨致地方压力大增 部分单位等改革来接盘
2015年1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8%
春节三四线城市消费爆发 车市上演冰火两重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