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市场融合线上线下优势 企业纷纷抢食
2015-3-23 16:47: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旅游中,许多传统旅游企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跟上潮流,逐渐被拥有互联网经营的企业甩开一大截。而互联网旅游企业已经慢慢发现,一场暗战正在悄悄打响,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加入互联网大军。
马云的红包、打车软件的红包、甚至超市都在派送红包,在这个春节给人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红包满天飞,在线旅游企业也纷纷赶了把潮流,将红包发送到每个潜在用户手中,使得这次春节旅游市场再次火暴了一把。然而让人们失望的是,这些看似实惠的红包促销中,似乎质量也被缩水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彦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在线旅游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紧跟时代潮流,也给予了各种想要旅游却苦于没有时间去门店咨询的潜在客户多一种选择的方式,在线旅游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像中青旅、众信旅游这样拥有自己门户网站的在线旅游企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根据中青旅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净利润30109.98万元,同比增长达到40.86%,而中青旅在季度报告中也提到,通过改良网站,提高用户体验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业绩的提高。
杨彦峰表示,像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在线旅游可能成为今后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做得更细致,方便客户选择物超所值的旅行。但他同时也表示,在线旅游的出现可能会加剧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
北京市通州区尚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一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行业属于投诉高风险区,并且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游客在维权时会有许多的不便,而在线旅游则更为明显。”
虽然《旅游法》已经实施,但针对在线旅游并没有确切条款进行约束。而在线旅游由于无法直观地辨别旅行社是否拥有资质,网络上旅行社参差不齐,唯一最为直观的评价又可以通过特殊手段获得,所以抛开具有口碑效应的旅游企业不谈,风险比传统途径旅游还是要高一些的。
互联网虽然给大家带来价格上的优惠,但同时也使得旅行社竞争加剧,在比服务的前提下,拼价格就成为吸引顾客最为直接的手段。这次红包大战虽然没有直接送钱,但红包的价值与金钱无异。根据相关报道,一家在线旅游企业送红包就送出去10多亿元,豪气十足的背后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也是值得人们担忧的。
由于在线旅游市场的火暴,京东、淘宝等互联网巨头已经纷纷涉足OTA,进军在线旅游市场,这势必给本就略显拥挤的在线旅游市场再添一回堵。
而对于是否会影响旅游企业的利润,康惠旅行社通州区负责人刘金国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两个行业分别拥有不同的优势,旅游企业拥有众多潜在旅游客户且大型旅游企业顾客黏性效应明显。而互联网企业在宣传上具有相对优势,而且像京东、淘宝这种大型互联网企业拥有用户数量众多,只是黏性效应不及旅游企业。
对此,刘金国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互联网企业与旅游企业可以合作,将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不但加强了行业内自身的竞争力,避免了“以价换市”,还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约束力,毕竟企业大了,相对法律意识也会提高,对于旅游行业与消费者来说也是有利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则表示,目前PC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态势已明显,在线旅游企业势必需要通过技术投入去建立移动端的基础平台,以便抢占市场。
OTA对外的市场营销烧钱也很猛烈。携程去年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22亿元,比2013年上升74%;去哪儿网去年全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8.9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4%;途牛市场营销费用的涨幅更猛,为4.342亿元,较2013年增长294.5%。
就在3月,携程、途牛等皆推出“旅游节”系列活动抢占市场,各种形式的广告战也轮番启动。途牛宣布联合80%以上的途牛合作供应商对10万多条旅游产品共同让利和补贴。携程则是联合全国数百家旅行社和在线旅行商,启动旅游节打折促销活动,各方补贴投入更高达亿元,最高优惠1折起。
途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特价产品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上线首日预售页浏览量已达数百万。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造节可以人为形成旅游消费热点,在旺季来临之前为在线旅游提前抢客户、抢流量,同时加大企业品牌在市场的渗透力。而OTA的此次营销中,手机客户端及微信促销成为亮点。对此,携程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携程推3月大促也是平台化和移动化战略,集合全国旅行社的产品再通过促销做大在线市场。
- 高尔夫球场如何可持续发展:是时接地气调整
- 陆启洲:我国核电走出去应分三步走
- 化解钢铁产能 李克强:国家应给予政策优惠和金融
- 丝路基金运作模式解读:一带一路没严格地域界限
- 新药入市困难重重 代表建议医药招标改革
- 房企期待回暖 2015年楼市去库存仍是关键
- 困扰新能源车发展的五大难题亟须破解
- 房地产服务业触网 业内看好线上线下整合
- 瓷砖行业进军电商:机遇与挑战并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