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南北车合并获国资委通过 高铁航母出海箭在弦上

2015-3-6 9:32:0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昨日晚间,中国北车发布公告称,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已经获得国资委批准。昨日午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两股股价异动一度逼近涨停。

 

  3月5日晚,中国南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此次合并。

  与此同时,中国北车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也受到了上述批复。

  双方均表示,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此次合并的实施仍受限于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的其他生效条件和实施条件的满足。

  或是受此消息影响,3月5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尾盘股价异动,一度奔至涨停。最终,中国南车收于12.68元/股,涨幅为7%;中国北车收于13.35元/股,涨幅为6.89%。

  据中国南车、北车之前发布的公告,两者吸收合并的具体方式为,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微博]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称拟更改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据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中国南车总资产为1500.6亿元,中国北车总资产为1565.1亿元。两车合二为一之后,中国中车的总资产将超3000亿元。

  在国资委同意此次合并之后,中国南车、北车合并之路将走上快车道,而中国中车将代表中国出征海外高铁市场。

  此外,2014年1月至10月,中国南车实现营业收入946.7亿元,中国北车实现营业收入745.1亿元;中国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4亿元,中国北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5亿元。这意味着,双方合并之后,中国中车2014年1月至10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9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南车、北车合并,在减少因压价而缩减的营业收入的同时,更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相继发布签署重大合同的公告。其中1月26日,中国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金额约为242.58亿元的合同,约占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的24.95%;1月27日,中国南车公告称签署了合计约211.1亿元的重大合同,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3年营业收入的21.6%。

 

  而中国南车3月3日已发布公告,将于3月9日召开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1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将审议《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方案的议案》等一系列有关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议案。

  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一如南北车公告中所述,本次合并的实施仍受限于公司与中国南车/北车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的其他生效条件和实施条件的满足。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境外反垄断机构针对该合并事项的核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但业内普遍都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业内的乐观信心同时来自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日(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2014年对外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再次将“铁路”作为第一个被提及的行业予以肯定,并鼓励以铁路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在2015年继续大步走向世界。业内人士认为,南北车作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代表,这其中暗含国家层面对中国南北车合并后更加有效“走出去”的殷切希望。因此,在国家审批层面,南北车合并基本已经扫清障碍。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67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