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出满月考:10月一线城市楼市回暖
2014-10-30 9:31:4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作为楼市风向标,一线城市楼市走向尤具代表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管网数据统计,在央行、银监会贷款新政落地30天后,一线城市楼市升温明显,并有望在10月创下年内成交高峰。
“一线城市楼市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目前已显企稳。”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介绍。
楼市企稳,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加。
截止到10月27日,一线城市10月土地成交22宗,楼面均价为9787.5元每平米,这仅次于2014年1月份的高点,另外,10月住宅地价的溢价率也达到了36%,为半年来的最高点。
一线城市楼市回暖
“国庆以后市场一下就火起来了。”说起最近的二手房市场,北京海淀区某中介公司置业顾问小谢一脸兴奋。
就在上周,小谢一个人就促成四单成交,但之前的两个月,小谢只完成1单成交。
在小谢看来,影响其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9月30号的房贷新政,对购房预期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链家地产、中原地产、世联地产等多家房地产经纪机构获悉,截止到目前,10月份,上述机构的二手房交易量环比9月大幅上涨,部分机构的业绩上涨幅度超过1倍。
北京住建委的网签数据也佐证这一点,上周(10月19日-26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房总成交套数为5111套,环比上升52.29%,其中二手房成交2621套,环比上升57.42%。
而查看10月20日至10月28日的单日网签数据,9天有7天的成交量超过450套,其中27日北京二手房单日网签成交达到了632套,创年内最高,28日再成交614套。
“一般来说,北京的网签数据滞后于一线成交15天以上,10月底将现集中签约。”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10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将高达2万套,达到年内最高点。
北京的回暖明显,并非个例。上海也类似,10月前26日,上海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共计83.06万平方米,基本接近今年3月份的水平,超过9月的成交总量,有望超过100万平方米,达到年度新高。
广州市住宅网签数据显示,10月1日-26日共成交5645套,环比上升51.5%。10月份的实际推货量也比9月份微涨了5.11%。
深圳10月楼市回暖更为明显,不管是推盘量还是成交量均创年内新高。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0月第一周深圳6个项目开盘或加推,第二周为4个,第三周5个,第四周6个,四周新盘上市量为21个楼盘,推盘量约5000套,为今年最高水平。
深圳市规土委数据亦显示,截至10月25日,深圳共成交一手住宅3223套,已经超过9月份全月3113套,创今年新高。
房企扎堆一线城市拿地
“多地市场近期出现的一波反弹行情,是多重政策利好叠加效应的显现,目前正处于缓慢升温阶段,一线城市的需求旺盛,市场反应尤其明显。”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陈国强(微博)如是表示。
不过,在陈国强看来,在市场预期扭转之时,目前仍是以价换量去库存阶段,短期来看房价不具备上涨空间。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数据,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379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39.6%。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7.2个月,相比8月份15.5个月的数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攀升,去库存压力仍在持续。
不过,一线城市楼市企稳,也增加了房企入市拿地的信心,10月以来,一线城市再现高价拿地热潮。
截止到27日,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一线城市10月土地成交22宗,楼面均价为9787.5元每平米,这也是仅次于2014年1月份的高点,另外,10月住宅地块的溢价率也达到了36%,为半年的最高点。
以北京为例,10月28日,北京再拍出两块地,土地成交额合计为43.9亿元,溢价率达到35%左右。
截止到目前,北京10月土地出让总收入已达197.8亿元,环比增长超过100%。深圳也在10月22日挂出年内首宗纯住宅用地,并创下年内居住用地单价和总价的双料地王。
同一日,上海浦东新区一地块也吸引13家公司参与现场竞拍,经过上百次竞价,卖出9.65亿元的高价,溢价率高达93%。
“相比三四线,房企更愿意扎堆进入一线城市,预计年底的土地市场竞争热度将增加,虽然有政策的多重利好,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更大,短期很难恢复。”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
一线城市是避风港吗?
不少房地产行业人士认为,库存危机可能只存在于二三线城市,而非一线城市。去年以来,主要房企为规避风险而重回一线城市。但一线城市是否真的是“安全港”?
对北京、上海、广州及杭州四个城市2009年至今的累计土地出让和新房销售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其中的三个一线城市,虽然整体上土地供略小于求,但分区来看,个别区域仍存在宅地供应过量,消化周期过高的潜在风险。如北京的平谷区和上海的崇明;而杭州虽然整体宅地存量过大,但上城区、下城区和西湖区的宅地供应却是不足的。
结论是,从风险角度看,上海的崇明存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且短期内难改变;北京五区供应过量,但平谷区可能成为未来北京新建住宅集中供应区;广州除萝岗区外,核心区荔湾区和黄埔区亦存在供应过量的情况。
- 住建部:下一步楼市调控行政手段会越来越少
- 政策利好 北上广深二手房数据全线回暖
- 乌鲁木齐放开限购 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
- 山东全面取消户籍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全纳入住房保
- 双面夹击下 天津彻底取消限购政策
- 多地请求大项目提前动工 加码铁路水利棚改等投资
- 国内首家中小型PVC管材企业联盟成立
- 深圳今年推出首宗居住用地竞价
- 房贷新政后一线楼市成交环比升79.87%
国家卫计委:调整医院布局 实现2020年每千人
2014年1-9月全国家用燃气热水器产量数据统计
“一带一路”规划有望获批 沿线基建再添一把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