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国主流车企遭遇“黑5月” 衰退周期来临?

运输设备  2015-6-8 9:49: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进入2015年,1月份开始我国汽车出口量就已呈下滑趋势,据中汽协当时透露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为6.18万辆,比上月下降37.4%,比上年同期下降10%。在连续下滑中,上个月的出口受挫

 

  与热火朝天的股市迥然不同,中国车市在传统旺季遇冷,连今年以来增速一度来势汹汹的长安汽车(000625.SZ)也难以抵御寒流,5月产量首现负增长,销量增速也大幅放缓。

  即使旗下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降价促销依然难挽狂澜,长安福特当月销量下滑8.93%。与此同时,国内乘用车企业销量排名前五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以及北京现代在5月的销量均出现下跌。有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大半个身体陷入了危机之中。

  主流车企遭遇“黑5月”

  长安汽车日前发布5月份产销快报,当月该企业产销汽车分别为21.70万辆和21.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微增0.34%,尽管长安汽车旗下自主品牌产销量当月分别增长26%和24%,但由于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以及自主品牌中的悦翔系列的产销量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在5月显现出疲态。此前几个月,长安汽车在车市上表现得“生龙活虎”,今年1~4月产、销量为98.38万辆和103.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16%,逼退一汽集团进入四大汽车集团前三,甚至在今年2月单月还超过东风汽车排名第二。但是,随着中国车市放缓,长安汽车难以独善其身,5月产销业绩不容乐观。

  2015年,长安的产销预期目标是超过290万辆,产量和销量的增幅目标分别是10.37%和13.99%,而由于5月业绩拖着后腿,该企业1~5月产、销同比增幅分别为8.03%和13.14%,均略低于目标值,今年下半年经营压力开始上升。长安这次产量首次下降,被业内视为是该企业及时对市场做出调整,减缓经销商压力而求稳。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就在各大汽车集团纷纷要交出这一阶段性的成绩单时,遭遇中国车市减速,产能过剩矛盾激化,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国汽车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辆,假如今年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7%左右,约为2500万辆,这意味或将有千万辆的产能被闲置。而事实上,市场比预期的还糟糕,据中国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今年1~4月,汽车产销828.08万辆和814.48万辆,同比增长4.12%和2.77%,比一季度回落1.1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0个百分点。从目前多家车企公布的数据情况来看,5月情况未有好转,排名汽车集团销量榜首的上汽集团,今年1~5月销量出现6年来首降。

  众多主流车企已提前嗅到市场的困窘,多年来价格坚挺的上海大众率先放下身段,在4月主动宣布降价,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纷纷加入降价潮中,但依然无济于事。受整体车市减速以及速腾断轴等多重因素困扰,一汽-大众目前的市场表现最为令人担忧,有消息传一汽-大众5月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前三周实际销量下滑45.7%,一汽-大众迅速公布官方数据辟谣,5月销售整车13.73万辆,同比下滑了14.5%。尽管这一数据粉碎了“断崖式”下滑的论调,但一汽-大众市场表现不佳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在主流合资车企中跌幅最大,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5月的销量也分别同比下降1%和10%,昔日合资车企销量前三的,集体在今年5月旺季走进负增长的阵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也显示出我国车市持续低迷,今年5月,全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3%,虽然较4月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但同比上升8%,继续处于警戒线之上。紧接下来的6月至8月的传统淡季,被业界认为车市面临极大挑战。

  衰退周期来临?

  市场需求放缓以及车企产能过剩,正在合力将中国汽车产业推入“危机周期”。汽车分析专家张志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汽车市场已开始从微增长陷入危机周期。按照国际方面的定义,当一个经济体连续半年持续出现经济下降的时候,就被称为经济衰退。依照这种定义,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有大半个市场陷入了危机之中。

  这有数据支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4月,商用车连续7个月产销同比下降,这意味着商用车市场已经陷入危机。从下降幅度来看,交叉型乘用车市场的下降幅度甚至比商用车市场还要大,同样,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与商用车一样,未来的下滑趋势基本不可避免,持续下降连续7个月的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也已经陷入危机。而同期,尽管轿车市场的数据相对交叉型乘用车、商用车的市场好看,在这七个月的时间跨度内,有两个月出现了正向增长,但继2015年2月之后又延续去年10月、11月的下降态势,而且目前仍然没有摆脱长期下降的噩梦。

  “按照往年的市场增长规律,每年的7月、8月是一年市场中增长的低谷,轿车市场将至少在随后的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呈现下降的局面,可以说轿车市场也基本陷入了危机周期。目前保持较快增长的只有SUV和MPV这两大细分市场,但随着大量车企扎堆涌入这两大细分市场,SUV和MPV增速也会放缓以及掀起价格战。”张志勇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大半个身体陷入了危机之中。进入危机周期之后,车企进行降价、减产以及裁员等调整在所难免。

  不过,目前中国车市并非一片哀鸿,本田、丰田、马自达等日系车企和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以及东风汽车的自主品牌车企近几年经过产品等多方面调整,当下在中国车市低迷的情况下依然实现较快的增长。广汽丰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永强6日在深港澳车展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称,1~5月,广汽丰田销售实现17%增长,增速好于整个乘用车市场。其中,表现较为抢眼的是自3月下旬上市的新一代汉兰达SUV车型,截至5月底已销售超过3万辆,尽管整体乘用车市场环境不佳,但广汽丰田仍将坚持原定的40.6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不久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深入市场调查摸清消费者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汽车厂家需要与经销商共同努力开拓潜在的市场需求,这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之一。

搜索

 

  调整政策以适应市场

  虽然目前下滑幅度较大,但是某自主品牌内部人员表示,目前仍在积极推进该品牌在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的制造体系布局,完善营销网络,争取让新研发出的产品更加适应当地市场从而增加竞争力。对此,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何晓庆也表示:“现在,奇瑞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应对措施,会通过新产品上市、服务质量提升以及品牌建设等,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改善盈利状况。接下来,中国汽车还有能力出口到更多发达国家市场,并在发达国家市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78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产业链分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详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投资潜力分析及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高涨,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详细]

股市没错,错在理论

对于近期持续上涨的股市,俨然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持续不断创新高的指数,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详细]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