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N”个方案的首次明确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审议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重磅文件,无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速。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已再次进入政策密集推动阶段,而坚持党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文件审议通过,将有利于保障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在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临近和中国中车复牌的双重催化下,国企改革将是驱动6月蓝筹阶段性行情的最大主题。
推进改革力度加大
一位国资研究专家表示,中央深改领导小组此次审议通过的两份文件,将有利于保障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坚持党的领导,加快形成国资监督体系,为下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体系性制度保障;在国企改革顶层意见出台之前,中央先行出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体现了稳妥改革,保障先行的意图。
该人士指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制度体系,由若干文件组成。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发现:5月5日召开的十二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三个有利”的标准;6月5日召开的十三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两个保障机制,都是为大规模的改革提供准备,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
实际上,从政策层面来看,国企改革任务进一步明确,推进力度正在加大。
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已相继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加上此次通过的坚持党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文件,目前已通过了4份国企改革相关文件。
5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将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非公经济等改革议题放在突出位置。18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1+15”个方案,并指出今年将“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制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混合所有制等系列配套文件”。5月25日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特别提出,今年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6月4日,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此外,近日,国税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包括母公司向子公司、子公司向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等四种情形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可以享受递延纳税待遇,无疑为国企并购重组创造条件。
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已再次进入政策密集推动阶段,各部委对于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以及积极推动,都显示其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预计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近期出台概率较大,将带来国企改革主题全年最强“风口”。
随着总体方案出台的临近,资本市场央企改革概念股的表现风生水起。6月5日,沪指一举突破5000点,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股表现活跃,板块上涨2.93%,中粮地产、新兴铸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个股涨停。被动型分级基金国企改B,近半个月也已上涨逾50%,反映投资者对国企改革概念的强烈预期。
二级市场上,首批央企试点企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旗下公司在上周表现不俗。其中,国投新集已连收两个涨停、中纺投资、中粮生化、中粮地产、洛阳玻璃、瑞泰科技等周涨幅均超30%。
消息层面,6月1日,国资委公告指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据悉,新组建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预计将于本月内挂牌。备受瞩目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事宜尘埃落定,中国南车6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中国南车”更名为“中国中车”,股票8日起复牌。
同时,地方国资层面,继黑龙江出台分类监管实施意见后,5月30日,广州市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出炉,提出到2017年,市属企业调整至30户左右,资产证券化率要从目前的20%上升到70%,2017年将超过70%,致使广东国资改革概念股大涨。
6月2日,珠啤集团100%国有股权划入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股权划转后,珠啤集团将成为国资发展的全资子公司,而国资发展由广州市国资委全资持股。此前,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已参与广州友谊收购越秀金控100%股权的定增,以及广州浪奇的定增计划。广州国资发展作为国资运营平台的作用正逐渐清晰。
齐鲁证券认为,在预期顶层设计方案近期出台和8日中国中车复牌的双重催化下,国企改革将是驱动6月蓝筹阶段性行情的最大主题。以资本平台为核心的央企整合加速推进,会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预期。首先,无论是从保障国有资产在关键领域做大做强,还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走出去,央企整合具有牵动全局的作用,将受到政策持续强力推动;第二,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根据“十二五”规划央企数量将减少至30-50家的要求,央企整合在今年必然会加速推动,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因此,今年以来有关键人员调动以及所在行业有明确产能整合政策的央企集团,将是6月国企改革主题的最明确受益对象。
申万宏源认为,一旦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地方国企改革将加速。地方国资资产整合是地方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证券化率、改善经营现状的重要抓手。2014年初以来,地方国企累计收益跑输央企,估值相对较低,未来空间巨大,对标央企,地方国企资产回报率、权益报酬率等指标落后,更有必要加快改革。从区域来看,可重点关注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以及山东改革推进速度较快区域。
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
实际上,2015年以来中央已经多次表态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七项任务,其中就把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机制,作为2015年改革的重点。
之所以重视监管体系,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今年以来中纪委开展的首轮专项巡视中,发现26家央企不同程度存在类似监管不力、国资流失等问题。而国资委巡视的18家央企情况也类似,巡视组发现利益输送与权力寻租现象触目惊心,有9家央企被点名。
尽管现有国企已整体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但国有资产经营过程中的“日常性流失”,也是人们评价国企和政府时,始终挥之难去的一个痛点。对此,李锦认为,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对于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而言,国资流失成为隐藏其中的一个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完全可能会造成本轮改革的倒退。
中纪委官网显示,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在对中粮集团进行专项巡视时,共追回经济损失2.4亿元;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巡视时发现,该公司违规向民营企业让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船集团在资产收购、企业重组改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今年是第四轮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性推进年。在全面推进“混改”的大框架下,仅中央一级,粗略估算下,今年至少有7万亿元~10万亿元的央企资产要力求实现资产证券化。”许巍指出,在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国资证券化已然启程的现状下,为避免国有资产再次出现大规模和大范围流失,加快形成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在李锦看来,这次会议提出全面改革观,很有深意。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制度体系,由若干文件组成。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发现,5月5日的十二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三个有利”的标准;6月5日的十三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两个保障机制,都是为大规模的改革提供准备。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人们对7月5日的十四次深改会议将寄予更大的希望。
国企改革概念再掀热潮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热点不断,3月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
5月18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制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系列配套文件。
不仅如此,各部委对于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以及积极推动,都显示其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国资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市场预计,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6月公布,国企改革主题主线即将迎来催化剂。
从股市上看,国企改革概念自去年以来就持续受到市场热捧。国企改革指数自2014年4月1日创立以来,已经累计大涨超过七成。银河国际的研究显示,2014年末,A股市场国有企业总市值为25.24万亿元,占整体A股市场的60.4%。报告认为,尽管中国已经进行改革超过36年,但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国企仍有很大空间改善表现。
国元证券分析师马玲指出,今年上半年除了南北车合并的重大改革外,央企整合力度并不大。下半年,从管理层的思路与角度看,央企改革将大大提速。下一阶段,市场风口或由互联网转向国企改革板块。
“国企改革不仅仅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战略举措。”马玲指出,从近期国企改革进程看,军工行业速度较快,可重点关注高铁、核电、北斗导航等相关个股。从地方国企改革看,比较看好未来金融控股平台的增值空间。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指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随时可能出台,一旦出来,全国范围内的国企改革将重新换挡,直接驶上高速公路。
徐彪认为可概括为“三步走”带来的机会:首先是大规模资产证券化,因为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48万亿净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部分不超过10万亿元,大量资产在体外,资产证券化过程将涉及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它们将带来资产重组、整合以及整体上市机会,给A股市场注入新的动力、新的血液,犹如当初创业板开市的外延式扩张让资本市场迎来大规模上涨一样,国企改革也会给主板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第二,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运作效率,通过内部治理结构调整,理顺股权关系,完善股权激励;第三,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涉及民营和国有企业互相参股、控股。
- 发改委:支持新兴产业企业上市 创新财税金融
- 京津冀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7月起实施
- 国务院5月出台16份文件:凸显促改革、调结构、
- 习近平: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培育新业态和新
- 一带一路项目清单浮出:国家层面项目超900个
- 中国地方财政政策大转弯:从收紧变成宽松
- 习近平:经济增长要“三驾马车”协调拉动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线路图:半数数信用级别未达
- 京津冀“经济中心”无定论 或产生新的核心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