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看病找医生。在线辅助问诊是否合法?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宋树立介绍说,按照医疗实施主体,远程医疗包括两类:一类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医疗机构之间特别是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机构向一些专科的或者综合力量比较强的大型医院的专家来寻求帮助,这是医疗机构之间给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我们把这个称为“远程医疗”。
宋树立说,由于远程医疗不同于面对面的诊治,国家卫计委为了确保远程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对相关机构和人员都有着严格要求。
宋树立表示,比如这些服务只允许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机构开展某一个类别的、某一个专科的服务要具有相应的资质,不能没有这个专科去开展这个专科的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生也要具有相应的执业资质,医疗机构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保证质量与安全,同时还要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其他一些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是不能开展诊治工作。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
就目前互联网医疗而言,其实还只是传统医院的附属,或者说是在医院打工。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网上挂号、专家咨询等服务,还停留在医疗行业的边缘。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医疗企业如果不能开展诊治,那互联网医疗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不可否认,互联网诊治与传统诊治相比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实现互联网诊治没有可能。现实语境下,互联网诊治尽管没有形成规模,但确实已经存在。客观而言,只要患者提供了所有的诊疗资料,专家完全可以通过视频、邮件等形式实现远程诊治,甚至可以直接开具药方,为患者进行治疗。而且这种方式也可以对于当前的就医方式形成一定的鲶鱼效应,构建一个竞争的医疗环境。
互联网诊治是互联网医疗的题中之义。如果互联网医疗仅仅是健康咨询,那互联网医疗注定行之不远。开展互联网诊治,固然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医生的资质、比医疗责任的承担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互联网诊治谈虎色变,畏手畏脚。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对互联网医疗充满了无限想象和憧憬,“互联网+医疗”不能没有互联网诊治。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健康咨询、寻医问药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互联网诊治可以说呼之欲出。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医疗思维,学会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挑战。另一方面要给互联网诊治以尝试的机会。客观而言,互联网诊治不是洪水猛兽,如果不尝试,永远不会知道互联网诊治行不行。
- 干细胞政策有望放开 资本掘金万亿市场
- 国药一致入选首批央企混改试点
- 国药改革方案望近期公布 医药央企改革提速
- 我国医药生物制品业法律风险上升
- 我国加大进口药审核 外企至少34项申请推迟
- 政府定价终结 2700种药价格有望放开
- 消息人士:药价市场化方案下月报批国务院
- 国家卫计委:调整医院布局 实现2020年每千人
- “湖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