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抓住互联网机遇 传统企业有望加速产业升级
2015-3-13 16:36:3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阿里研究院同日发布《互联网+,中国经济新机遇》的研究报告提出,“互联网+”的过程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这一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在电商领域,淘宝交易规模早已超过美国ebay和亚马逊总和;在交易支付领域,支付宝已具备挑战国际支付巨头Visa和Master的能量。只需政策得当,中国企业就可以在互联网经济的国际版图上拥有话语权。”报告称。
报告从“互联网+零售业”、“互联网+批发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外贸”、“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物流”等七大领域分别梳理了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积极影响。报告强调,作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开拓者和领头羊,阿里巴巴对于推动“互联网+”和发展互联网经济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以网络零售为例,报告指出,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淘宝网为例,每天上亿用户,10亿件商品、900万的卖家,每天2000万以上的包裹量,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实现了海量需求和供给信息地高效、实时、全局匹配,也驱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平台上自由流动。此外,网络零售释放了庞大的内需消费潜力,网络零售从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交易结构等全面提升交易效率,推动了我国流通业整体转型。
再以互联网和制造业的结合为例,报告认为,互联网大大削减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并催生出一套新的商业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C2B模式)。与传统大批量、标准化的推动式生产模式不同,基于电子商务的生产方式是需求拉动型的生产方式,实现更加“柔性化”的管理。目前,在淘宝网上“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正在逐步成为主流。
另外,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则造就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奇迹。互联网金融将更有效地配置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完善支付清算体系、推动征信系统的发展、完善我国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且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为3亿实名制用户建立了互联网信用档案,并广泛应用到各条业务线,支撑起了万亿级的电商交易规模。
“互联网+”与物流发生的“化学反应”也让传统物流变得更“聪明”。报告预计,未来3-5年,随着高速铁路、大型高速船舶、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让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这些都会对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
- 董明珠:格力若做手机就要让消费者3年不换
- 陈锡文:农民以为卖房就能进城 那是上大当
- 任志强:征收房产税不减少其它税费 就是抢钱
- 潘石屹:政府新提法释放信号 房子紧缺程度下降
- 中国新型长征5号火箭实物全貌首次公开
- 摩根士丹利:看好阿里巴巴扫码购物市场
- 周小川:今年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概率很高
- 蜜芽宝贝刘楠:母婴电商正在进入洗牌期
- 李彦宏:百度已开始着手研发智能汽车
全世界都在等着欧元何时与美元平价
去年安徽省快递量增速全国第一 业务收入近30亿
农户获订单定价权 农业电商千亿市场待起飞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