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3元涨到30元 金银花涨13倍
2015-3-9 11:50: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建立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中药价格信息,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材收储制度,实现国家对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收储管理。
“常用的中药材如金银花从27元一公斤最高涨到360元一公斤,板蓝根从3元左右最高涨到30元,太子参从200多元最高涨到500元左右。尽管近两年大多数中药材价格有所降低,但相比以往,有70%至80%的常用中药材价格上涨超过2倍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说。
“许多中医师都感觉到中药处方费用在不断提高,原来治疗感冒咳嗽一服药两三元,现在需要50元左右;治大病上百、甚至二三百元一服药。”他说,市场需求量增大,可种养殖中药材受用工费提高,农副产品特殊市场规律波动,野生中药材过度开发导致减少,不法商贩投机炒作、囤积居奇等因素影响造成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中药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吴以岭说,中药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中药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工、设备更新等成本的提高,同时又受国家药品限价、降价政策的影响。许多效高价低的产品要么缩减产量、要么直接停产,个别企业甚至可能在原材料方面偷工减料。
同时,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不再,不利于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过高的药材价格带来的利益诱惑,使得中药材资源过度采伐,部分中药材品种无药可用。价格过高使得制假售假者增多,老百姓深受其害。
为此,吴以岭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建立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中药价格信息,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材收储制度,实现国家对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收储管理。
“对资源稀缺和能人工种养殖的品种,由国家农业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调研,对这些品种的繁育、种养殖给予资金、技术、政策支持。建立中药材信息系统,掌握中药材供求关系,尤其是可种养殖的品种,积极引导药农种养品种与数量。对影响国家环境与生态的不可再生品种进一步组织行业专家制定名录进行调研,寻求替代品种,有组织地在药典中明确。”吴以岭说。
- 李克强:要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 湖南降药价引后遗症:药招办扬言起诉药促会
- 我国打造中医药新型健康服务体系
- 国产化趋势加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 北京点医院医药分开 次均药品费用下降84元
- 我国医院药品终端市场销售有明显下降
- 中药监管已有新武器生产 击中中药生产要害
- 专家:药企在中国的黄金时期已
- 外资占据我国医药市场半壁江山
代表委员两会争抢高铁8000亿“大蛋糕” 该怎
人大代表:长江城市群将加强“十三五”规划对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