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沪港通年内到底能不能落实?
2014-10-28 10:11:2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香港联交所26日称该所尚未取得启动沪港通的相关批准,并无实施沪港通的确实日期,日前也有港媒称沪港通已处于被无限期搁置的状态。但多名专家表示,沪港通如今蓄势待发,如今只是何时开通的问题,相信年内就可以落实,而对于延期的原因,专家们则有不同的意见。
农银国际证券研究部联席主管林樵基向网易财经表示,市场原本预期沪港通最迟会在27日推出,但事实上沪港通在4月份公布时,也只是说会6个月左右的时间推出,如今也未偏离当时的初衷,所谓“延期”只是未达市民预期而已。他相信沪港通还未通车,应该还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尚待解决,包括可能在税制的问题上提出更清晰的细则后才正式落实,认为11月通车的机会很大。
参与沪港通计划的一位香港券商也认为,是技术问题影响了沪港通的“通车”日期。“沪港通4月时公布,6月才听讲座,到今天连怎样通知我们A股的股价都不知道”。该券商人士说,其实很多参与者都未准备好,特别是在税务等实际操作方面,以及银行与券商系统连接方面,但他相信当这些技术及制度细节完善后,沪港通可随时开车。
对于有消息称沪港通可能“无限期搁置”,林樵基认为这个可能性极低,因为沪港通与2007年的‘港股直通车’不同,这次内地和香港双边都做了大规模的测试,两地也已经准备就绪;而且最重要的是,沪港通是开放内地A股市场,令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内地不可能中途离场。
腾祺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董事沈庆洪也向网易财经说,假如沪港通“无限期搁置”,将不利内地股市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进程,认为相关的“搁置”的说法可能性很低。至于为何至今仍未有“通车”的时间表,沈庆洪则表示难以估计,“除了当局者,谁会更清楚背后的理由呢?”
美银美林全球研究部中国策略分析主管崔巍27日在香港出席记者会时称,沪港通仍未有通车时间,相信是有各种原因,自己不愿意估计,但税负及技术相信不是主要问题,因为QFII同样出现相关税负问题,但亦顺利开通,所以预期未来两个月开通的机会较大。
另外,明晟(MSCI)27日表示,沪港通若延期太久,可能推迟考虑将内地A股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对此,林樵基认为就算A股被纳入相关指数,早期的交易规模也不会很大,就算推迟纳入A股,对A股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内地资本账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才是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在,“沪港通是为了开放A股市场,而不是为了让A股被纳入相关指数。”林樵基说。
沪港通启动延迟,主要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首先,现在沪港通还不算真正成熟,许多重要客户不能在眼下马上开始交易,因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资本利得税尚需厘清,以及一些技术问题等。一旦各项细节确定,投行也需要时间来调整交易系统和准备客户文件。而且,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和券商现在就指出了这个还未启动的系统中的诸多问题,包括监管规则、税制、交易时间的不同,甚至连节假日也不相同。
这些细节问题最好能够在沪港通正式启动之前就能解决。而事实上,上周末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仍率队在香港就沪港通的技术细节进行沟通。
我以为,沪港通延后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与美国可能本周结束QE有关。美元结束宽松政策,必定增大新兴市场的溢出风险。虽然对于中国过高的外汇储备额、持续的外贸顺差,和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较前略有宽松来说,一定数目的外资溢出不见得是坏事。另一方面,在微刺激政策作用下,四季度至明年恰是中国经济上行期,外资也未必可能有多大规模的溢出。
而重大政策的设计不能仅建立于对这些利好的乐观估计上。一旦美元结束QE引发美元大规模的从中国大陆,尤其是从中国香港回归美国本土,那对刚刚起步的沪港通而言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不寄望于沪港通“一炮走红”,但“炸不响”的后果绝对要避免。
长期来,中国的监管层对自己的政策指挥市场十分有信心,股民也一心指望利好政策,而不看市场本身。于是,沪港通延迟启动的消息也让周一的A股猛跌。
其实作为一大重要政策的沪港通,不可能就此不搞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沪港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机制将有利于引入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内地市场。
在沪港通延迟时间内,市场照样有许多机会,甚至还会有由此衍生出的机会。此前上涨的蓝筹将面临增量资金不足的风险,而成长性低估值个股则有望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如,新能源汽车、体育、数字营销、教育、智能装备、医疗服务等等。
市场决定沪港通必定要启动,市场也决定了沪港通延迟期间市场仍有许多机会。
- 新税收征管法修订6年 年底望审议通过
-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或“双升” 市场预计悲观
- 今年以来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趋缓
- 央行“新常态”:宁愿“挤牙膏”也不“猛开闸”
- 新增外汇占款正负反复波动 央行可能启动全面降准
- 统计局:三季度GDP同比增7.3% 符合预期
- 党报:上市公司新退市制度正式发布
- 未来消费税或成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有望增地方分成
- 央行罕见大规模减压外储 专家:将加速进行海外投
“十三五”能源规划:风电和太阳能建设目标初定2
2014年1-9月全国家用燃气热水器产量数据统计
习近平:上海自贸区取得的经验要尽快复制推广到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