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经济运行数据统计
2014-8-5 9:32:1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四稳:
一是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经济稳健运行。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17.8亿元,增长12.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11.6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1906.2亿元,增长12.4%,轻工业增速连续两个月高于重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回升。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1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9.3亿元,分别增长15.2%和22.8%,比1-4月提高0.7和1.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7.2%,比1-4月下降0.3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19.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农业增加值485.5亿元,增长4.6%,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早稻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2091.9万亩,比去年减少4.6万亩,早稻长势良好,总产有望创新高。“菜篮子”产品全面增长。油菜产量73.4万吨,增长2.8%,实现“十一连增”;水产品产量109.6万吨,增长4%;猪肉产量124.3万吨,增长3.8%。
二是社会需求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17.3亿元,增长18.1%。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9%,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8.6和19.5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59.5:38.5调整为2.1:55.6:42.3,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3.9亿元,增长12.5%,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09.9亿元,增长11.4%,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新型业态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571.2亿元,增长91.7%。南昌、赣州两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乡村市场发展快于城镇。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931.8亿元,增长12.3%,其中,城区零售额1214.3亿元,增长13.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92.2亿元,增长13.4%,高于城镇市场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主体拉动消费增长。商品零售2018.2亿元,增长13.5%,高于餐饮收入7.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872.3亿元,增长11.6%。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进出口总额230.8亿美元,增长16%,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78.6亿美元,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进口额52.2亿元,增长40.3%,比去年同期提高46.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6.1亿美元,增长10.4%;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400亿元,增长21.7%。“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3亿美元,增长27.5%;对外直接投资额2.1亿美元,增长20%。外贸商品结构趋于优化。高新产品出口增长28.6%,铁合金出口增长68.7%,钢材出口增长67.2%,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64.7%;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进口成倍增长,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三是财政金融运行稳定。财政收入增长平稳。上半年,财政总收入1406.2亿元,增长1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3.6亿元,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28.4亿元,增长19%,比一季度提高9.6个百分点。金融市场运行稳定。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491.1亿元,比年初增加2056.3亿元,同比多增205.3亿元,增长15.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264亿元,比年初增加1247.4亿元,同比多增126.1亿元,增长17.9%。
四是发展预期稳中趋好。PMI指数持续回升。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经连续第4个月回升,创下了年内新高,也是近4年来6月份最高值,表明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其中,生产指数为5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走势,增速略有加快;新订单指数达52.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以来的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上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荣枯线5个百分点。货运量稳步增长。上半年,货运量65755.9万吨,增长8.6%,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1774.9亿吨公里,增长8.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59332万吨和1405.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7%和12.5%,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7和回落3.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427.9万吨和266.9亿吨公里,同比下降0.1%和10.2%,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1.9和2.3个百分点。用电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472.4亿千瓦时,增长9.7%,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319.7亿千瓦时,增长10%,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
四进: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指标增幅在全国排位前进。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今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有所减缓,但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与湖北并列居中部首位、比一季度前移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同比前移8位,为近年来最好位次;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量增幅分别高4.4和5个百分点,均居第3位、前移6位;进出口总额增幅高14.8个百分点,居第8位、前移6位;出口额增幅高9.5个百分点,居第12位、前移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0.8个百分点,居第15位、前移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高2.9个百分点,居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0.4个百分点,居第16位。
二是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省把产业升级作为发展升级的核心,着力打造了一批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重点支柱产业,进一步发挥其特色优势和集聚效应。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百亿元的9个重点行业中5个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7.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9%,汽车制造业增长1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1%,合计实现增加值1079.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6.8%。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1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4%;增长11.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作为主力优势领域,实现增加值335.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47.2%;电子信息领域、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新材料领域分别实现增加值119.4亿元、115.9亿元和100.2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6.8%、16.3%和14.1%。非公经济拉动明显。上半年,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343.6亿元,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0.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9.6%。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136.1亿元,增长15.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下降。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4.4%,较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制品业、电力及热力工业和石油及炼焦业回落明显,较一季度分别回落7、4.5和3.8个百分点。
三是重大战略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区域发展齐头并进。全省上下围绕“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积极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和加快赣西经济转型发展,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昌九一体化龙头效应初显。上半年,昌九经济体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9亿元,占全省的34.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463.9亿元,占全省的3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南昌市财政总收入增速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的比重为20.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九江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增速居全省第1位,财政总收入增速居第2位。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加速推进。上半年,赣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居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吉泰走廊、赣东北、赣西和抚州区域加快发展。上半年,吉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第3位;宜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增速居第2位,财政总收入增速居第3位;抚州市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居第3位;上饶市和鹰潭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
四是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改善增进。全省上下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8元,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1元,增长12.2%,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长24.6%,高于财政总支出增速5.6个百分点,占财政总支出的64.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市场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2.9%,比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7.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2.4%,增长1.8%;登记失业率为3.27%,低于4.5%的控制目标。
- 2014年上半年湖南省生产总值统计
- 2014年上半年广西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 2014年上半年中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统
- 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统计
- 2014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
- 2014年1-6月煤炭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统计
- 2014年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统计
- 2014年上半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 2014上半年辽宁GDP数据统计分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