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将从“重点”走向“普惠”
2014-7-31 11:27:5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国务院将出台下一个十年西部产业目录,其中将首次发布五类产业目录,惠及西部12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将享受西部大开发所有的优惠政策。”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日前在“融资中国2014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上透露,一批文化产业利好政策正在酝酿中:“文化部联合工信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近期出台,财政部、文化部还将出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施俊玲指出,从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到2012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至近期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件,“政策惠及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已有的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已基本建设,文化产业政策也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指导层面到实操层面、从重点到普惠的过程。”
数据显示,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有文化产业数据统计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31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4%;去年这一数据更新为2.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7%,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15%以上。施俊玲告诉记者,除了政策的支持,文化与金融的创新与合作也在不间断进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支撑。今年3月份,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了深入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意见。意见吸纳了近年来文化金融合作的经验与成果,并结合当前金融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既提出了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又有较强的操作性,对进一步拓展工作留有政策空间”。
施俊玲提醒,有志于从事文化金融产业融合的人士可关注其中关于建立文化金融合作惠商机制、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组织形式、支持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等部分内容。“文化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共同建立部级惠商机制,目前正在商讨落地实施的具体工作”。“目前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已有成功的案例,南京市去年10月份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此外,北京、宁波、西安等地也建立了多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我们正积极协调中央财政,对市场化程度高、业绩突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同时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到金融业中来,加快文化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拓展,目前湖南的传媒集团也获得了金融牌照。甚至可以大胆设想,未来可能会由文化企业发起设立文化产业银行,以一股新的金融力量推动文化金融的合作。”施俊玲说。
- 中医药法出台 行业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 安监总局:2015年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
- 北京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公布
- 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政策出台 行业有望爆发
- 证监会酝酿基础资产负面清单 资产证券化将备案
- 中国户籍改革全面开启 “农业户口”将成为历史
- 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展望:定向发力 精准施策
- 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启动
- 广电总局解读电影发展八项经济政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