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城市趋向松动 限购政策名存实亡
2014-7-30 10:54:1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松动限购城市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持续超过三年的限购政策摇摇欲坠。
央广网财经报道,在呼和浩特之后,厦门、济南等多个中国城市都传出了放松限购的消息。
中新社援用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数据称,目前已有20余个城市在限购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占此前限购城市总数的一半左右。甚至在很多地方,限购令已经名存实亡。
多数城市“只做不说”
不过,报道指出,在这些限购松动城市中,仅有呼和浩特、南宁、海口等少数城市明文发布限购政策调整文件,其余的大部分城市均为“只做不说”或者采用“口头传达”的方式。
以无锡市为例,在传言限购取消数月之后,当地官方近期对媒体证实,无锡市从7月26日起对该市限购政策进行调整,即取消90平方米以上(含90平方米)住房的限购政策。这一政策与苏州市的部分放开限购如出一辙。
限购政策起源于2010年。当年4月的国十条出台后,为了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一些城市相继颁布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经过几轮扩容后,实施“限购令”的地级以上城市达到近50个。
这一政策被认为是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利器,但因其强烈的行政性色彩,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引发各方争议。有学者甚至断言,限购等政策通过行政性手段强行压制楼市需求,致使供需失衡、市场扭曲,也往往导致楼市在一轮降温之后,迅速反弹,成为房价“越调越涨”的主因。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陡然“入冬”,各地政府寄希望于“松绑”限购来“救市”,中央虽无明示废弃此前的限购令,但一直强调“系统性重构”的理念,监管层提出“分类调控”原则,强调“地方政府能够自行调控的,就不要由中央政府来调控”。如此一来,已被中央“冷落”的限购令似乎已经过时,各地政府都或明或暗在限购令松绑上做文章,试图打开令人窒息的楼市局面。
中新社报道称,许多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萎缩、库存不断积压。部分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开始悄悄松绑政策以图“救市”,其中放宽或取消限购就是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
但报道也指出,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在限购松动之后出现楼市回暖,但业内专家对于限购放开的效用并不十分看好。
央广网财经就报道,在采取了曲线放松的杭州等城市,楼市的降温至今仍在蔓延。
根据杭州市透明售房网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区新建商品房签约不足三万套,签约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三成多,价格同比下降超过12%。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导致,包括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房价过快上涨等。加之,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日益强烈的微调或难以拉动市场成交。
大部分松绑限购的城市具有人口涨幅放缓,库存压力大等特点,需求的放缓或难以通过政策放松来提振。
鉴于中国楼市近年来冷热分化进一步加剧,限购政策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城市之间也可能出现分化。一些库存高企的二三线城市可能全面取消限购,而北京、上海等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距离限购政策的松动则仍有一定距离。
- 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崩盘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 二季度开发贷增速提升 行业并购加速
- 北京将适度放开高端楼盘入市
- 北京楼市繁华渐褪 低迷行情难言见底
- 西安取消60平方米以下住房限购
- 无锡楼市正式“松绑” 取消90平米以上限购
- 北京市长:不轻易放松限购 财政依赖降低
- 苏宁环球2.81亿收购泓霆影业 构建文娱地产
- 7月北京租房惨淡 楼市冷意传至租赁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