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券商资管规模达6万亿
2014-7-28 17:03:0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定向资管业务迎来“黄金时代”
来自中证协数据显示,2013年底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规模约3590亿元,定向业务和专向规模合计约4.8万亿。虽然有接近10家券商开展了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专向资产管理计划,但专向计划总体规模仅约100亿左右。进入2014年,定向业务成为券商资管规模崛起的主要力量,规模占比达到90%。
最新的监管层数据显示,目前约有90家券商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产品数量超过5000只。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证券公司从商业银行等机构客户处获得的受托资金规模占到定向业务总规模的70%~80%。由于通道业务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很多中小券商已经将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作为资管的重心业务,相比于全行业80%左右的业务占比,个别券商这一指标甚至达到100%。以广州证券为例,2014年上半年定向资管规模986亿元,在其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存量中占比近98.2%。
抢滩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蓝海”
在大资管的急速推进中,不断创新探索成为摆在资管行业面前的唯一道路。随着业务创新的推进,风控的考量如影随形。
广州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开始逐渐显现,信用事件不断出现,作为交易对手通常为地产、能源等高负债率行业,项目融资业务的开展必须更为谨慎,风险控制应当置于首位,而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过程管理能力势必将成为该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释放,中国信用市场的信用利差层次将渐趋丰富,真正反应信用风险的差异化信用利差开始出现,为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州证券近来在积极探索基于类CDS、CDO等信用衍生技术的创新型项目融资交易结构设计,引入隐性担保、流动性支持、分级增信等具体解决方案,有选择、分阶段的介入项目融资业务。一方面积极寻求信用体系市场化过程中基于信用风险的套利机会,另一方面不断强化项目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信用风险的经营管理收益。
在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金融改革开放政策正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也密集发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涉及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法规。随着政策法规的陆续出来,打破了各类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分割局面,行业准入逐步放开,资产管理行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 2014年二季度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额达636亿
- 上半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破1.9亿吨
- 上半年福建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4.7%
- 上半年南昌新房成交27522套 上涨9.5%
- 2014年1-6月江西省皮革鞋靴产量数据统计
- 环保产业年营业收入约3万亿
- 2014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3.7%
- 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皮革鞋靴产量数据统计
- 2014年1-6月湖南省皮革鞋靴产量数据统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