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为减少结构调整阵痛、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宏观政策需要主动作为,培育新供给、新动能以及新的就业机会。
数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显发力迹象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和1.7个百分点。
实际上,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带动了经济的转型和增长,这样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并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一季度的需求结构继续优化,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结构,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增长速度都保持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占比也在继续提高,高耗能投资占比继续下降。而一季度经济的亮点主要在于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双创保持良好的势头,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高技术产业增长9.2%等都意味着发展方式在转型,绿色发展在推进。
记者日前在第119届广交会上了解到,受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等影响,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工率和订单率从2014年底就开始走低,企业经营也很困难,未来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有参展商说,目前只能在做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虽然有长期订单的企业经营状况会相对好一些,但利润也在接连下滑。
在一片叫苦不迭的制造型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却倍显轻松。以记者采访的多家光伏制造企业为例,规模为中小型的光伏企业今年预计能完成的订单量增长均在两成以上,而规模大一点的光伏企业推进的速度则更为强劲。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说,保守估计今年该公司全年订单量的增长可达40%至50%。
难题 结构调整“阵痛”仍将持续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高能耗及产能过剩行业微观指标低位运行,直观上看是经济下滑的表现,实际却是近年来宏观政策目标梦寐以求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下发生了积极而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传统产业低速运行甚至是负增长,高科技行业、战略新兴行业的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一倍以上,但人们的现实感觉似乎是痛苦大于惊喜。”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由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采矿业、产能过剩行业、低端制造业规模巨大,这些行业在结构调整中持续性低速甚至萎缩性增长,虽然符合市场与政策预期,但也会对GDP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部分服务业虽然总体向好,但其规模远不及前述低迷行业,后者的正向贡献还不足以完全抵消前者的负面影响,因而GDP增速下行的压力一直很大。
他指出,在以工业升级为核心的结构调整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数量巨大,而需要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还很幼稚,形成规模产业能力的技术门槛也很高。目前增速明显高于GDP的工业细分行业,其体量只占工业总体的14%,而如果将增速在5%以下的都视为低迷增长,则这些行业的体量占到了工业总体的64%,也就是说上升行业的增量不足以弥补低迷和衰退行业的“损失”。
此外,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和劳动者进入的高门槛。在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这些行业的发展规模即使填补了淘汰低端粗放行业失去的经济份额,也不可能减轻全社会就业的总量和结构压力。高技术产业吸纳的新增就业也很难抵消传统行业“去就业”的压力。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记者表示,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在政府支持和市场力量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进而带动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不过滕泰也指出,一方面,新供给新动能不断形成,另一方面,供给收缩速度快于需求收缩速度,所以经济处于连续五年下行的触底阶段。
- 多个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
- 我到底有多少中产阶级是个谜 最新报告称人数已超
- 专家称竞价排名性质不明成广告法大缺陷
- 境内外千余最新科技成果汇聚“展洽会”寻娘家
- 崖州中心渔港将于8月1日全面开港
- 高效管理+提升收益 亿街区打造智慧物业平台
- 2016丝博会暨第二十届西洽会闭幕 西部释放“
- 这张图标显示了人在那个年龄段最不开心
- 神州租车今年Q1净利2.74亿 同比劲增5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