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博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实行结构性改革。过去几个月内中国股市经历的震荡,以及德国媒体上对此的负面报道,并没有使德国的经理人感到不安。“我们只依据具体事实说话。我们观察到,中国政府正在面临重大改革任务,并且在积极应对”。
凯尔博说,目前中国政府推行的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在中国产能过剩的领域,如钢铁、煤炭和水泥产业,需要迅速减少建设和产出。中国政府已经把“去产能”作为今年年度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凯尔博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驱动型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是非常必要的。德国部分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也经历了结构性转变。“我们对这种转变将带来怎样的压力感同身受,也对这种转变会创造怎样的机遇充满期待”。
2015年,中德两国贸易额多年以来首次出现明显下降。对此,凯尔博表示,双方贸易额长期以来都保持一个逐年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自然会影响到与德国的贸易。尽管如此,还是非常看好中德贸易合作前景。如果中国成功地完成结构性转变,德国企业也将从中受益。特别是可持续生产、环保技术、自动化和数字化联网生产等对中国越来越重要的领域,正是德国工业的优势所在。德国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可以提供自己的先进技术予以支持。
凯尔博说,中国仍然是德国经济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在当地开展职业培训,给德企在中国的工厂注入最新技术。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德国和欧洲,给当地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这些企业都在当地创造价值,也理应得到与当地企业同样的待遇。据凯尔博介绍,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正在积极筹备于今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加强两国经济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
- 绿色生态长江行:浙江打开“绿富美”新通道
- 企业社保费率将阶段性下调 专家:个人待遇不会降
- 国内首个“互联网+清洁能源”项目落地深圳
- 央行MLF加逆回购投放资金 7天逆回购利率维稳
- 广东降成本调查:企业看重社保缴费下降减负
- 北京将取消计生证明作为落户前置规定
- 外贸逆袭只是开始 中国经济拐点有待观察
- 国务院下调养老保险等费率 每年为企业减负超千亿
- 我国推出系列激励性土地政策支持企业去产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