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致改善型住房需求涌动 未来将成主流
2015-4-3 16:51:0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3月30日,房地产新政出台。几天来,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主城区多个楼盘,发现改善户型的楼盘比较火热。部分楼盘已经在售楼部的外围和大厅摆放了新政的宣传语。
市房地产业协会研究部负责人孙宏志称,有换房需求的购房者在此次政策后,增强了他们买房的信心,并释放了这部分人群的换房需求。
改善型需求咨询量增加
昨日,记者在主城区几个房屋热点走访,发现购房现场人气较旺,在石马河某楼盘的售楼处,家住江北的周先生说,年前就在关注该楼盘,因为二套房首付的原因未购买。周先生表示,等到5月初3期开盘就下手。
置业顾问告诉记者,一上午接待了7组客户,有5组客户跟周先生的情况一样。
在照母山某楼盘看房的郑先生看中了一套套内面积近100平方米的小三室,总房款76万元。“这将是我购买的第二套房,年前就在张罗为家人换个大点的房住,现在来看看新政后的情况。”郑先生如是说。
改善型住房需求涌动
来自市房协的数据显示,3个月来,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主要集中在建面60~120平方米,占比均超六成。
自去年年底以来,重庆改善型住房需求便开始悄然涌动,看房的客户明显增多。
重庆市房协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建面在60~120平方米的占比达到64%;建面在120~144平方米的占比12.8%;建面在144~180平方米的占比7.4%。“建面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近3个月以来,每月成交量增长1%左右。”市房地产业协会研究部的孙宏志表示,部分开发商推出的改善型户型,已经受到购房者的关注,并在成交量上有所体现。
回归主流客户需求
尽管楼市新政有望让此前定位有误的房企暂时摆脱滞销的困境,但在政策的刺激下,有出现需求透支的可能,如何回归主流客户定位,是房企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房地产需求的高峰期已过,但以婚姻人口为主的自住型刚需仍然是未来市场的常量”,欧阳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约为6%,根据其测算,未来自住型需求每年能稳定在500万~600万套之间,因此房企只要能抓住刚需客户群定位,未来仍存在可观的发展空间。
在产品定位上,欧阳捷认为,对于一二线经济发达城市而言,由于其房价水平较高,但刚性需求买家资金实力较弱,户型面积过大必然会面临去化压力,因此房企在设计产品时应该是以低总价、低面积段的产品为主流,且需要考虑更多的功能性,比如说设计90平方米的三房;但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当地人均居住面积较高且单价更低,因为客户更倾向于“一步到位”,120~140平方米的面积段更适合市场需求。
改善型需求将成主流
重庆某地产营销机构的负责人唐赟称,主城区的核心地块资源稀缺,为提高购房者的接受程度,开发商开发的户型属于刚需;在一些热点区域和板块,开发商则力推一些大户型产品。
孙宏志表示,二胎政策的放开,再加上二套房首付门槛的降低,改善型的需求将逐步释放,这一部分人群将成为未来楼市主流。
- 不满高额信息端口费 广州34家中介抵制搜房网
- 2015年万科不设销售目标 将谨慎拿地
- 4月楼市回暖季 二线城市受政策刺激最明显
- 华远地产4亿卖掉北京商场给华谊兄弟
- 北京二套房利率“上浮”仍为主流 多数执行1.1
- 多次被传烂尾 苏州"秋裤楼"耗时11年完工
- 第四轮救市潮来袭 一线城市限购会否解除
- 预测:新政后哪些城市房价将反弹?
- 增收不增利成新常态 房企掘金细分产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