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洁代表:加快核心基础件国产化
2015-3-5 15:11:0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以下为议案内容:
关于加快核心基础件国产化的议案
案由
液压、液力、气动、密封(下称液气密)产品广泛用于机械设备、石化、电力、新能源、冶金、矿山、交通运输、电子、轻工、工程农机、航空航天、舰船和军工各领域,是支撑国民经济各领域主机和重大、高端装备的核心基础元件。
液气密产业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是各类主机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成功与否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尤其是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军工车辆、能源、化工等液气密产品,不仅涉及人身安全,而且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安全。
虽然我国已成为液气密产品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液气密产品长期以来依靠进口,进出口年年逆差,已经持续30余年。
液气密产品在向制造强国迈进过程中,国产化成为瓶颈,尤其是在重大技术装备和主机的推广应用上遇到严重困难,一是主机企业怀着“即恨又怕”的心态,不敢使用国产液气密产品。恨进口产品高度垄断、价格高、供货周期长、数量限制等霸王条款,恨国内液气密企业挑不起振兴民族产业大梁;怕国产液气密产品可靠性不行,使用后会被国外供应商全面断绝供应关系。二是最终用户顾虑国产液气密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主机使用进口配件。因此,液气密产品在推广应用中出现了“死循环”,即主机企业不敢用,液气密企业难以持续投入,如此循环往复,使液气密产品国产化举步维艰。
案据
一、我国液气密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产品品种规格基本齐全,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各类主机需求的产业。液气密行业现有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00余家,年产值1千多亿元人民币,成为继美国之后的液气密产品制造大国。
二、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和规划发布以来,行业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按照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和规划列出的项目制定发展规划,行业企业规划投资超过300亿元,实际投资超过100亿元,比之前50多年的投资总和高出数倍。
三、高端液气密元件加大攻关力度,在加工能力、检测能力、关键工艺、基础材料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提升。一大批行业重点企业已经为我国核电、化工、航空航天工程(34.64,-0.95,-2.67%)、军工、舰船、大型水利工程、大型冶金等重大技术装备提供高端核心的国产液气密元件。
方案
为了促进液气密行业发展,加快液气密产品国产化速度,解决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和主机“空心化”问题,提高用户采购配套国产液气密产品主机的信心,实现习总书记的“我们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要求,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法律层面
1、制订相关条例和法律,从法律层面确立工业强国战略的国家意志,明确企业的法律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责任追溯制度,建立使用国产液气密产品的社会氛围,为国产核心基础件的推广应用提供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社会环境。
2、依《广告法》进行媒体宣传审查。在媒体宣传和广告中,不得使用诸如“采用进口件”等字样。积极宣传使用国产液气密产品的先进典型并予以表彰。建立使用国产基础件的社会环境,增加使用民族产品的自信心。
二、政策层面
1、继续完善“首台套”政策,加强主机采用国产液气密元件的政策支持力度。对重大装备验收时,强化重大装备自主化率考核目标。对重大装备自主化率要以使用关键液气密产品国产化率为考核指标之一。
2、制订液气密产品国家采购产品目录。凡是通过第三方检测通过的液气密产品纳入动态的国家采购产品目录,据此目录建立国家重大装备采购制度,凡是由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技术装备,承担项目的企业应从国家目录中采购,国家产品目录中没有的产品才可以进口,一方面使重大装备自主化得以落实,另一方面减轻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研制失误担责任的忧虑。
3、在还不能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的情况下,国家要加强对进口液气密产品的免税审批管控,尤其要严格控制国内已经生产且质量可靠的液压元件进口免税,包括列入国家采购产品目录产品。适时调整重大技术装备免税清单,凡国内已研制成功的液压元件,逐年快速取消进口免税政策,利用进口税收政策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同时支持国内液气密产业的发展。
4、国家加大“助优扶强”,重点扶持液气密行业龙头企业,突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使这些企业做强做大,增强国际竞争力。
5、国家设专项资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境外收购,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减少知识产权纠纷。
三、措施层面
1、政府有关部门设立液气密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攻关专项。对提高液气密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材料和工艺攻关在立项、实施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将技术改造项目转成提高液气密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攻关项目,增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国拨经费比例。
2、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建立液气密行业公共基础技术服务平台工作,尤其是液气密行业产业化协同工作平台、检测平台、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产学研用”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力度,重点解决液气密产品的材料、工艺等行业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液气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对量大面广产品,鼓励产需对接、主配牵手。以重大工程装备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组织主机企业和液气密行业企业共同研制,合作开发,协同攻关,利益共享。鼓励主机企业和液气密行业企业互相参股,建立更为紧密的以资本和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主配关系。
4、建立液气密产品用原材料生产基地。液气密行业用原材料绝大多数是常用材料,特殊材料极少,但就是这些常用材料的质量极大影响到液气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利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之机,建设液气密用原材料基地,实现定点生产,统一采购,提高液气密原材料的品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液气密产品的质量。
5、国家加大打击液气密产品走私力度,保护民族品牌。
- 吕新华:反腐不封顶 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
- 两会焦点:政协一号提案出炉
- 俞正声:把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言作为履职重点
- 全国两会开幕:关键、开局与收官之年 “四个全面
- 全国两会明开启:多项政策迎来窗口期 经济预期或
- 2015年两会前瞻:经济进入新常态 收入分配等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解读
- 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召开 沿线省份积极参与推进
- 第十五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3月在上海召开
2015年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将增至700多亿
汽车出口连续两年下滑 车企盼加大金融支持
我国核电项目重启 带动核电技术工程装备走出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