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限购地区确定了执行房贷新政
2014-10-14 15:04: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昨日下午,招行广州分行向发来消息称:房贷新政细则新鲜出炉。招行广州分行表示,广州限购地区确定了执行房贷新政,首套含已结清的首付三成,利率最低9.5折;二套首付最低七成,利率上浮10%。具体根据客户信用情况,偿债能力等确定。据了解,招行是目前广州地区最先发布房贷细则的银行,对广州非限购地区的实施细则还在研究中。
招行此前首套利率为基准
对比发现,此次广州招行公布的房贷新政细则,除了首套房认定标准从之前的认贷又认房转为央行要求的认贷不认房,同时,还下调了首套房的利率。在此之前,招行广州分行的房贷利率为,首套首付三成,利率为基准。而二套房与此前没有变化。招行表示,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审批最快一天即可结束。
浦发总行昨公布房贷细则
昨日晚间,从浦发银行总行了解到,该行刚出炉的房贷新政细则显示,浦发银行对于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以及拥有1套住房且无住房贷款记录或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各分行根据借款人购房情况及其信用记录、还款能力等风险因素自主确定。浦发银行广州分行表示,将根据总行精神制定细则。
了解到,此前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房贷利率并不低,首套房首付三成,利率上浮10%;二套房首付七成以上,利率上浮15%。
对浦发银行能否实现首套房利率7折,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点悬”。融360信贷专家徐瑾认为,7折利率优惠更偏向于政策指导,银行落实起来十分困难,年底出现几无可能。
市场趋势
首套利率9——9.5折或成主流
广州其他多家银行的相关人士表示,房贷正在调价中,预计本周将陆续出台利率优惠政策。
“目前细则分行还在研究,但总体的方向是,不会低于8.5折,因为8.5折是银行盈利的成本,如果低于这个折扣,很大可能只是一些非常优质的客户。”一家国有大行广东省分行相关人士透露。
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以基准到上浮5%的区间为主,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各家银行的首套房贷可能处于9.5折以及9折左右。
融360信贷专家徐瑾认为,虽然房贷政策明显放松,但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在房贷政策放宽后,银行面对大增的房贷需求可能会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排队等待放款的景象很可能重现。
楼市动向
预售房源增速放缓
黄金周后,广州楼市终于显现出了回暖的气息。从阳光家缘数据看到,每日签约量稳步走高。
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统计阳光家缘数据显示,10月6日——12日广州全市网签1679套,环比此前一周的771套,暴涨118%,尽管其中包含部分黄金周签约量较少的日期,但依然创下近一个季度的签约量新高。
此前的五周,广州市的一手住宅周签约量均在千套以下徘徊。
从10月8日至13日,日均签约量已经连续五日维持在200套以上,甚至一度达到399套的高位。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比新政出来之前市场气氛还是好了不少,买家信心比较足,更多人愿意出来看房,但是离成交量暴涨还差很远。”
与火热的成交相比,广州市新增住房的速度却出现放缓。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最新统计,上周(10月6日——12日)广州市全市仅批4张预售证,共获303套房源,环比前一周(3622套)暴跌91.63%。商业预售证上,上周获批1张商业预售证,商业房源获批9套。
此前连续三十周,广州每周放出的预售证一直都在700套以上,上周低至303套,成为自2月24日以来广州预售房源的单周最低。
此前,原定国庆期间开售的某大型央企在市郊的综合体项目延迟开售,让市场有了“开发商囤货待涨”的担忧。但黄韬认为这仅仅是个案。其表示,在年内,开发商依然将以走量为主,价格不会出现上涨,“就算售卖情况火爆,真正价格出现调整也可能要到明年。”
业内观点
第三波救市潮正酝酿
了解到,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文,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减轻职工贷款负担。
此前,宁波发布了大学生购房的补贴文件,北京等地也发布了普通住宅提高认定标准的通知。
“在当下市场再次出现一波松绑调控,刺激楼市的政策潮,楼市已经酝酿第三波救市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后续各地各种相关房地产的收费减免有望陆续出台,增加市场活力的政策将愈加频繁出现。”
- 最高法:个人隐私禁止人肉曝光 名人转帖或担责
- 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居住证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 传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具体方案已原则性通过
-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将修订 境外投资一律取消
- 郭树清谈宏观经济分析八大要点
- 发改委研究十三五规划思路 调结构成重点
- 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
- 充电国标修订版争取年底前出台
- 婴幼儿奶粉企业将建红黑名单 制定惩戒制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