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两大重磅利好预示“银十”行情
2014-9-30 14:57:1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主持人:今日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昨日市场冲高后震荡,成交量依然维持相对高位。目前来看,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招商证券[0.00% 资金 研报]:昨日,沪深两市股指震荡上涨。消息面上,上交所正式发布沪港通试点办法,允许融资融券交易。专家指出,该业务的运行使得A股市场进一步与成熟市场接轨,由于境外投资者喜好绩优稳定蓝筹股,因此券商、电力、医药、机械等优质板块或受青睐。此外,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之际,管理层发布办法,允许外商独资经营盐业等19个领域。整体来看,A股行情仍值得看好。市场短期稳定局面可保持至10月份中旬,之后受获利盘回吐影响会出现一定调整,然后受年报预增预喜等因素带动,有望演绎出跨年度行情。
广州万隆:十八届四中全会与沪港通是10月份的两件重磅大事。而沪港通有望吸引海外万亿元资金进驻,这无疑让国内主力提前在A股掀起大动作。根据市场热度与潜在利好预期,有三大题材符合主力做多方向,投资者可放心持股过节。
首先,自贸区放开27条外商经营限制,19个领域允许外商独资。在自贸区建设迎来一周年之际,多领域外商独资超出市场预期,前期调整充分,具有实质性利好的上海本地股有重大机会。
其次,农垦系或成改革先锋。农垦改革的路径与国企改革类同,以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市场对农垦系统改革以及后续全面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预期提升。
最后,工信部制订3D打印发展计划,医疗应用领域成发展重点。由于生物打印目前应用较小,门槛较高,成本毛利率很高,3D生物打印技术、材料、成品将是未来重要方向。
市场期待红包效应
主持人:昨日,沪深两市股指双双高开,盘中走势出现波折,深成指一度翻绿,不过在众多板块发力下,两市股指双双回升。从技术面来看,股指将如何演绎?
天信投资:上周大盘运行的节奏主要是根据新股申购的进程而出现的先抑后扬,资金利用低点进行买入,而资金在国庆节前回流从而拉动大盘进一步反弹,尤其上周末和本周初,从时间点来看,持币资金已撤离,持股资金主导行情,市场惯有的红包效应将会出现。
从技术形态上看,大盘昨日高开后震荡下行,尾盘小幅冲高,量能有所放大。沪指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深成指盘中击穿20日均线,存在走弱风险,该指数8000点技术支撑尤为重要。创业板指昨日跳空高开后震荡上行,K线形态有加速上涨迹象,但短线无明显放量,预计后市该指数冲高回落概率较大。虽然指数震荡走高,延续慢牛格局,但多空双方已经开始角力蓄势。今日是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从历史数据来看,红盘报收概率较大。
金证顾问:国庆长假即将来临,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向来是市场争论焦点。今年的国庆长假,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持股过节。受到市场近期持续强者恒强的影响,目前市场当中的赚钱效应维系在较高温度,市场稳健上涨行情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后市存在更多的投资机会。
从技术角度看,昨日股指上涨有成交量伴随,说明市场短期的交投相对活跃。日K线系统当中所有均线呈现向上排列,主力的成本在进一步向上抬升,顺势走高依旧是短期市场的主基调。同时,下方的技术指标也整体偏向良好,如日K线走势中的MACD技术指标的绿柱逐渐缩短即将翻红,快线与慢线之间即将形成“金叉”之际,市场买气回升,进一步走高的动能较为充沛。而上方的强压力在前期2444点一线的高点附近,目前距离此压力位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国庆节后挑战该压力位指日可待。
关注优质蓝筹股
主持人:昨日市场不缺乏热点,整体来看大盘属于依靠个股维持市场活跃度的状态,后市有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巨丰投顾:建议投资者中线继续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受益沪港通及国资改革标的股,尤其是其中股价低于7元,乃至跌破净资产的个股;二是防御性较强的大消费和政策扶持明显的微刺激受益股。
天信投资:后市仍将寻找结构性机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产业重组等改革题材,仍将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操作上,应持续关注受政策惠及明显的行业,如军工、土地流转、智慧安防等板块的机会。
招商证券:指数昨日整体表现稳定,盘中震荡为投资者提供了低吸券商、医药、土地流转、国企改革等优质板块的机会。排除特殊消息面影响,国庆节后行情仍值得看好,建议持股过节。
- 银监会:P2P机构不能建立资金池
- 美股周四大幅下挫 苹果股价大跌3.81%
- 三大红利护航牛市 四中全会将助涨
- 央行行长去留传言火爆:凸显高层对改革有紧迫感
- 券商板块多重利好加身 超七成个股被机构看好
- 沪指涨1.47%逼近反弹新高 券商股领涨
- 雅居乐七折股价供股仍遭投行冷脸
- 中航工业推进资产整合 关注院所改制
- 玉米淀粉期货已获准立项 利好3股
杨元庆回应惠普服务器抢市场:要他们双倍返还
2014年前8月煤炭生产供应数据统计
民营银行获筹建 短期难改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