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配套设备认知度低 我国造船业亟待“质变”

2014-8-26 9:38:3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自2010年以来,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造船行业飞速崛起,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船是劳动、技术、信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造船企业在技术、性能、质量和服务等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的角逐。中国造船行业虽然在“量”上领先,然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并针对与国外造船技术主要差距采取应对措施,真正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很值得研究。

  设计开发能力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引进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但多数造船企业并未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船型设计开发能力仍显不足。具体表现在:

  设计技术落后。船舶设计软件大多依赖国外引进,造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外造船强国;自主设计船舶往往用钢量偏高,经济指标偏低,生产设计深化程度约为发达国家的50%-60%,设计差错率则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所造船舶中,自主开发产品不多,大多船舶的原始设计来自国外,特别在高新技术船舶方面,仍未摆脱依赖船东或国外设计院所的被动局面。

  船型开发薄弱。由于核心技术缺乏和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不少造船企业技术力量主要为应付生产任务,处于“先合同后设计,边设计边建造”和“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极少技术储备和技术开发。已开发的内河标准船型,主要考虑船闸通过率,而对航道水深利用率、码头岸线使用率和船舶载货量考虑较少,船东造船热情不高。

  精度控制技术薄弱。目前,日韩造船企业几乎达到分段100%无余量上船台,除艉柱分段外,所有分段精度控制成功率为80%-95%,大合拢间隙基本控制在5±3mm,最大为12mm。中国在精度控制技术方面与先进造船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造船企业分段造船大合拢间隙有时高达20-50mm。

  信息集成技术欠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大型造船企业在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实体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节省人工50%,缩短工期20%。韩国造船行业采用TRIBON系统,使设计周期缩短25%,建造周期缩短10%。中国造船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CASIS、CADIS、CMI-S的3C工程,为中国造船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打下技术和思想基础。但由于条件限制和发展局限性,中国信息集成技术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标准体系。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缺乏,造成各造船企业制定的实用标准有局限性,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

  设计与生产脱节。设计院所和造船企业的脱节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造成诸多重复劳动和错误的出现,并行协调(设计院所与造船企业,造船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之间)不够顺畅,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跟不上形势要求。

  代码和接口标准不统一。代码不统一造成行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在信息化建设中资源共享困难。接口标准不统一使信息数据重复输入,数据错误率上升,降低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出现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

  仿真技术研究和应用深度不够。难以将分散在大量设计图上的二维信息汇总成三维图像系统;无法实现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信息验证、开发高精密度的产品以及从构件自动展开到用于船体材料切割的参数自动输出等高效流畅的信息一体化;无法满足对船舶结构、管系、舾装、电力布置、虚拟仿真、生产计划、设备采购进行集成和简化的要求。

  配套设备认知度低

  长期以来,中国在船用设备领域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船舶配套业总体技术水平严重滞后;船用核心部件大部分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解决;部分产能是授权许可证生产,产量满足不了需求;自行设计制造的部分船用设备产品品牌认知度很低,无法在世界范围内享受维修等配套服务,从而得不到国际船东的认可,只能为沿海小型船舶和内河船舶配套。据统计,中国造船行业配套设备本土化率平均不到40%,其中,万吨级轮船的柴油机本土化率不到20%;重要电子系统的本土化率不到17%。而日本造船行业配套设备本土化率达98%-100%,韩国超过90%。

  目前,国际海事新规频繁出台,产品升级换代迫在眉睫,国际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安全可靠、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船舶及海工配套产品不断出现,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对船舶配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众多造船企业基本上是“组装厂”,船舶配套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船舶关键设备和系统长期依赖引进。日韩和欧盟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中国技术封锁,为占领船舶配套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给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国船舶配套业带来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提高

  加大设计开发创新。造船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和并购欧美、日韩大型造船企业和船舶设计院所来迅速掌握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配套设备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船型开发应服务于船东和造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力度。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建立设计资质管理机制,对船舶研发机构“扶优汰劣”。造船企业可以建立扶持基金,拓展高端船舶产品的研发空间。

  亟待建立行业规范标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造船行业遭遇1000多起涉外贸易纠纷,在这些案件的仲裁中,中国造船企业95%败诉。究其原因除了以伦敦作为海外主要仲裁地和缺乏合同意识外,最主要是中国造船行业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中国应建立造船行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应统一代码和接口标准,建立和充实相关数据库,实现造船行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集成能自动更改设计错误,自动无缝抽取有关信息生成物料清单以供后续工序或管理软件应用。

  提高制造业水平。从提升造船效益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中国船舶配套企业需重视造船装备水平的提升,重点依托中国市场需求,推进关键船舶配套设备、海工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以及特种材料的制造,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配套设备自有品牌,加快发展船舶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制造水平,提高高端造船装备的攻关技术。鼓励船舶配套企业的兼并重组,改变“多而散、小而弱”的行业格局,提升船舶配套行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826/7942163.html

热点推荐:化妆品 美容保健品 营养保健品 新材料 消毒柜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运动品牌仍处阵痛期 或可向快时尚看齐

2012年至今,中国服装业大多数企业发展停滞,处于微增或微降的处境。以晋江运动服装为例,除安踏、特步重振中,其...[详细]

垃圾发电获重点推广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垃圾发电是指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离出的可燃物质送入焚烧炉处理,利用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热能进行发电,并且通过焚...[详细]

森林旅游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探索开发新

森林旅游是野外游憩方式的一种,它与城市、海洋、田园等旅游环境相比较,是在特定的森林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度...[详细]

昆山工厂爆炸为粉尘引起 除尘设备行业

8月2日早晨7时35分许,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详细]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地震预警系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详细]

我国消防车市场需求及政府采购分析

消防车是专用车的一个细分领域,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并不少见。近两年,动辄上千万元、上亿元的消防车项目频频出现,消防...[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 募投可研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投资价值报告 成功案例展示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编撰要点 服务的主要模块 商业计划书收费标准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