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蒙贸易将达百亿 铁路建设成亮点
2014-8-26 9:02:3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此次访问期间,中蒙双方签署了30多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矿产、电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多个领域。双方决定推动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
根据上述宣言,在经贸领域,中蒙双方将继续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
此外,双方将在中蒙矿能和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以及双边其他机制框架内,加快推动中蒙铁路、公路、口岸、铁矿、铜矿、铅锌矿、铀矿、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汽车制造、轻工和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和矿能资源大项目产业投资合作。
习近平在蒙古国发表署名文章时称,中方希望推动中蒙在铁路、公路互联互通建设、矿产开发和深加工等项目上的合作,尽快把合作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让两国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宣言》提出,双方将积极利用经贸合作的潜力和机遇,通过支持贸易便利化、举办东北亚博览会、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建立中蒙博览会等方式,争取两国贸易额逐年扩大,在2020年达到100亿美元。这个目标为目前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最新数据显示,蒙古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5.3%,为2010年以来最弱。这一数字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12.4%和11.7%,此前曾达17.5%。
蒙古当地媒体表示,蒙古现在没有足够推动力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希望此次访问会改变蒙古国经济增长进程。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中国与蒙古之间的贸易合作并没有发展到应有的合作程度,因此,实现100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蒙双方的合作空间和相互间的需求都很大。他认为,不仅仅是贸易领域,中蒙在投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方面有右很大的合作空间,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内蒙古社科院俄罗斯与蒙古研究所副所长范君丽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对于贸易和投资,习近平在此次访问中已经有了明确的阐述,实际上,从蒙古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承载力来看,能够达到100亿美元的贸易额,但中国需要考虑贸易进出口之间的平衡问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中蒙贸易额为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中国已连续十余年保持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俄蒙自贸区可期
此次《宣言》中也提出,中蒙双方将在中蒙矿能和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以及双边其他机制框架内,加快推动中蒙铁路、公路、口岸、铁矿、铜矿、铅锌矿、铀矿、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汽车制造、轻工和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和矿能资源大项目产业投资合作。
宣言发布之后,中蒙之间的两山铁路(即中国阿尔山至蒙古国乔巴山)铁路建设也重新引发关注。此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将中蒙俄国际大通道列为铁路重点项目。
范丽君说,“两山铁路”可以缩短蒙古矿产资源抵达出海港口的距离,这条铁路通往的几个港口都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港口,且十分繁荣,也有利于蒙古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此前,这条铁路因为经过蒙古的粮食产区及部分景区,受到当地民众的一些阻力。但目前蒙古铁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投资投在蒙古铁路建设上的具体金额。
同时,金融方面的改革,比如增加本币互换规模,支持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加强商业贷款、项目融资等,将为中小企业的服务贸易带来发展优势。
范丽君还认为,中国与蒙古之间的未来合作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但这一发展的前提是蒙古能够保持良好的政治形势,蒙古的对外政策也容易受到党派集团纷争的影响。
何茂春则认为,未来,中俄蒙三者之间的贸易自由试验区是大势所趋,这次出访也为将来的相关谈判奠定了基础,此外,蒙古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酝酿新政规范外资汽车零部件商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曾多次表示国家将放开汽车合资企业的合资股比,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在讲话中表示,国家放开汽车合资企业的股比是大势所趋,只是暂时将放开的时间放一放。在这轮汽车反垄断调查之后,中国是否将出台新政策来规范外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在华发展,近日引发外媒猜测。
25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欧科林格(ElringKlinger)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沃尔夫(StefanWolf)对德国《斯图加特报》称,中国政府已通告德国三家汽车配件企业不再允许其在华分公司独立运营,须与中国本土企业组建合资公司。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后采访了几家在华的德系汽车零部件企业,均表示尚未得到任何通知。这些企业均表示,欧科林格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代表意义不大,中国政府不可能只针对德国企业,如果国家有这方面的意向,应该先出台新的政策,而不是要求企业去怎么做。该政策可能只针对电动车的零部件供应商,这方面中国是早就有政策规定的。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确没有听说国家要求零部件企业必须在华组建合资企业,但国家的确在酝酿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但具体内容和时间表目前还不便透露。
组建合资公司不太可靠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论说,这个消息不太可靠。因为如果之前就是外商独资的分支,中方是无权变更为合资企业。虽然WTO关于投资领域的规定非常少,但即便根据中德双边投资协定,也首先需要尊重合同,其次,汽车领域并不属于有安全涉密的特殊行业,因此是没有依据的。“而且从报道上看,沃尔夫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并没有被要求合资,但其他三家却被提出要求,也有点不同寻常。”他说。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汽车工业领域分支较多,该报道所指的汽车配件产品过于泛泛,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类配件生产企业。
最新关于外资的规定是2011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必须根据细分的领域查找是否属于修订后的限制类。如果是已经规定限制的类型,那么现在做出改变也是正常的。
此外,要看2011年之后,是否有针对汽车领域出台相关的限制类文件,限制此类独资企业,而且也要看是否属于目前上海自贸区规定的负面清单之列。
放开车业合资股比大势所趋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曾多次表示国家将放开汽车合资企业的合资股比,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在讲话中表示,国家放开汽车合资企业的股比是大势所趋,只是暂时将放开的时间放一放。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消息的放出并非空穴来风,在发改委的这轮反垄断调查中,涉及的12家日系零部件企业,就是利用其在华的独立分公司进行垄断经营,下一步国家要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势必会有一定的政策出台。
这轮汽车反垄断调查揭开了汽车零部件这一绝对关闭却存在暴利的市场黑幕。据媒体报道,日本汽车企业通常“抱团”,往往在投标进程中,通过多家企业串通,以一家企业报廉价,其余企业报高价的方法轮流中标,这种做法已成行规。经价格协商的零部件用于本田、丰田、日产、铃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种车型。截至2013年底,当事人经价格协商后取得的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多数订单仍在供货。
与整车市场以最低限价、规定维修价格为主要情势的纵向垄断不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垄断更为庞杂:零部件企业间制定协议价格的行业垄断行为、与整车企业主导的零部件供应商取舍的价格保护行为互相交错,既有横向垄断,又包括纵向垄断。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中方合作伙伴的加盟,至少能从价格上形成制衡。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也曾用中方股东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问题来反对政府放开汽车和子公司的股比。
董扬指出,如果放开股比,允许外资企业在华控股或独资设立汽车生产企业,“外方绝对会更加抑制本土汽车企业的生存,一些极端措施也会出现,比如说低价促销、切断供应量、高价收购品牌等。”他说,“现在自主品牌都受到合资品牌的重大压力,但这还不是最坏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汽车行业还没有哪一个合资企业生产的哪一个产品是倾销的,“这是因为还有一个中方股东,中方是不允许他们那样去干的。”
- 房企净利润出现下滑 龙头房企自身难保
- 我国煤炭救市政策揭开“面纱”
- 2013年山东银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
- 房地产行业艰难时期在前方
- 北京重现房贷打折 银行资金成本持续上升
- 小微企业融资 催生P2P网贷热潮
- 北京二手房跌幅在缩小 有回暖迹象
-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 中国钢铁产业淘汰令下产能扩张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