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堵住外国倾销 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暂停
2014-8-15 9:55:0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新能源行业人士分析称,此举将有效堵上相关受贸易制裁对象继续向我国倾销的漏洞,更加有利于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此前稍有喘息的光伏行业再次面临新的争夺战,继6月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发起二次“双反”调查后,8月12日,上证报记者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知情人士处证实,包括德国太阳世界(Solarworld)在内的欧盟光伏生产商正在准备申请材料,拟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
虽然我国早在今年年初,就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产品进行了“双反”制裁,年中又与欧盟最主要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德国瓦克化学达成了价格承诺协议。但是上述贸易救济措施仍不能阻止源源不断的未付高额惩罚关税的多晶硅产品进入我国。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报告显示,今年5月,我国多晶硅进口中,加工贸易和转口我国台湾地区两大规避措施占比创历史新高。今年6月,多晶硅进口量继续激增,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在单月总进口量中占比竟然高达80.1%,而整个上半年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占比也达到了74.2%。硅业分会专家认为,这一情况如不及时加以遏制,未来通过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规避“双反”的行为还将更加猖獗。
“国外企业通过加工贸易规避我国的贸易制裁,其实我们国内生产企业很早就向商务部反映过这个问题。”一家主要多晶硅制造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堵上“加工贸易”这一漏洞,国内多晶硅企业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我国针对韩国、欧盟多晶硅产品的“双反”制裁本就不算严厉,预计暂停加工贸易进口对于这两个地方影响有限。而来自美国多晶硅则将直接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美国严厉制裁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制。
据悉,目前国内主流多晶硅生产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并有放量的趋势,并且看好今年下半年光伏电站抢装市场。而明年上半年,多晶硅供过于求的局面或再度出现。及时叫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则将有助于缓解供给压力。
- 房地产投资外热内冷 国内放缓海外人气爆棚
- 解读:宏观经济复苏面临三大悬念
- 经济数据弱于预期 经济增长仍需微刺激
- 7月份季节性回落未改货币信贷大势
- 普京对抗西方殃及中国 4千亿美元或受影响
- 三因素助力中国云计算业务发展
- 网购总盘突破800亿 家电网购“加速度”
- 一线城市居住用地频遭抛弃 结构面临调整
- 能源消费增速趋缓 投资负增长成常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