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只股抢食国家电网订单 智能电能表市场前景可期
2014-8-14 17:54: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电能表作为电工仪器仪表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是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电能计量的法定计量器具。电能表产品的竞争格局随着电能表产品本身的升级换代而变化。
电能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感应式(机械式)电能表、普通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子式电能表三个阶段。2005年之前,国内使用的电能表主要是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从2005年开始,电子式电能表的销量首次超过了感应式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可以为实现分步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等奠定基础。
全球智能电能表市场的增长为智能电能表生产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国际能源署估计,2013年底全球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安装数量达到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在不同阶段的爆发,形成了全球智能电能表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的电能表行业处于智能电能表替代阶段。随着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能表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能表招标中,智能电能表比例逐渐成为主流。据IHSiSuppli公司统计,2012年中国电表总出货量为1.106亿只,其中智能电能表9850万只。以国家电网为例,2012年国家电网招标的智能电能表占总电能表招标总量的90%以上。智能电能表已经成为中国电表市场未来的主流。
国内智能电能表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参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招标的形式进行销售,国家电网基本占据了中国电网建设投资的绝大部分。根据2010年国家电网规划,到2014年计划安装2.22亿只智能电能表,实现直供直管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招标2.58亿只电表,其中智能电能表大约为2.46亿只。根据国家电网2013年社会责任书,国家电网已累计安装了1.82亿只智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累计覆盖1.91亿户。2013年国家电网电能表集中招标中,智能电能表的招标数量为6,216万只,其中单相智能表5,541万只,三相智能表675万只。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总计133,972万人,家庭规模为3.10人/户,可以推测全国共有家庭4.32亿户。假设到201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完成对现有全国居民家庭智能电能表的全覆盖,则更新的市场容量约为4.3亿只以上。假设未来三年全国每年新增商品房住1000万套,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2010-2012年每年完成保障房建设数量为370万套、400万套和601万套,未来三年仍需建成约2200万套保障性住房。综合未来的商品房住宅和保障性住房的增量,到2015年对智能电能表的新增需求约为5200万只。综合现有家庭更新需求数量和未来新增住宅需求,到2015年居民用户对单相智能表的需求为4.8亿只。这仅是居民家庭用户对单相智能表的需求测算。按照国家电网历次招标的统计,三相智能表与单相智能表的招标比例约为1:10,据此测算,到2015年智能电能表的市场容量约为5.3亿只。上述测算是基于每户家庭配套一只智能电能表的假设,未考虑一户多表、自建住房、商业与工业用建筑等情形。另外,上述测算也未考虑智能电能表产品未来技术和功能升级换代带来的替代需求。
根据IHSiSuppli公司预测,中国智能电能表企业2012年出口将增长近15%,达到2,830万只,未来几年智能电能表出口将继续上升,2013年达到3280万只,2014年达到3790万只,2015年达到4,380万只。据IHSiSuppli公司预测,2013年中国电表产量预计增长到1.184亿只,其中1.077亿只将是智能电能表。在之后的几年内,中国智能电能表市场将继续增长,平均复合年度增长率为9.5%。
目前我国从事智能电能表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三星电气(601567.SH)、林洋电子(601222.SH)、华智控股(000607.SZ)、威盛集团(03393.SZ)、海兴电力(已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预披露)、科陆电子(002121.SZ)、浩宁达(002356.SZ)依次排名在2013年国家电网集中招标金额的第一至五及第八和第九名,中标金额自8.6至5.1亿元不等。
因此,上市公司比较全面的代表了智能电能表行业的整体动态,其整体业绩基本代表了行业的发展,其研发基本代表了行业的方向。与此同时,其排名也充分反应了国家电网集中采购招标的关注方向。如:《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第二批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招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0711-14OTL007)谓:“投标人及其投标产品须满足相应招标货物的专门资质业绩要求,各类货物专门具体资质业绩要求事项及其数据、状态”。据此,业绩好、注册资本大、生产能力强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订单。可以预见的是,相关上市公司将获得更高数额的订单。对此,投资人可予以关注。
- 松辽汽车进军光伏搁浅 募资40亿购影视资产
- 复星逾10亿成中山公用二当家
- 传华数传媒董事长将离职 企业步入多事之秋
- 沪港通试点办法变阵 上交所大修逾五十处
- 泸州市商业银行引入民企 转让前曾大手笔分配利润
- 四川国资改革进入纵深阶段 带动股市
- A股强势又一波 ?“红色星期一”再现
- 沪港通预计10月20日启动 万亿资金候场
- 东宝生物加码主业 巩固地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