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加勇:互联网金融让银行更靠谱
2014-8-1 17:19:1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招商银行曾经在微博上很成功地营销过一个产品,就是超级网银中的资金归集。其实,很多银行都有类似的功能,但是只有招商银行很好的利用了一个引人讨论的情景案例:即“让所有已婚男士潸然泪下的功能,只需设置一个保底金额1000元,银行将每天查询丈夫的账户余额,当大于1000元把超出部分自动转至妻子账户”,瞬间把这个产品在互联网社区引爆。“悍妇”当道,老公怨声载道。
如今,这已经是过时的1.0版本。在我看来,2.0以上的版本是,悍妇已out,贤内助才是王道。贤内助,就是在管住老公钱包的同时,还让家庭钱包更鼓!这就是运用一些银行新近推出的电子账户,把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和信用卡结合起来,实现即便是计划还信用卡的现金也能实现余额宝的收益。这个想法其实是在采访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的时候提出来的,没想到像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都推出了这类功能。太强了。
这就是说,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下,商业银行不仅要覆盖余额宝类产品,还要发挥优势进一步留住客户。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代价就是7000亿活期存款利息。众所周知,目前商业银行16万亿的活期存款,正在受到来自跨界的各种余额理财宝宝类产品的竞争。“不管你信或不信,银行都将面临坐失7000亿活期利息的风险,而且目前已经坐失461亿,还即将坐失6922亿,这是由市场竞争(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利率市场化趋势所决定的,谁都无法阻止。银行要做的,只是是否采取类宝宝产品将活期存款留在行内而已。”前阵子,我们《银行即将坐失活期利息7000亿?》放在搜狐网上,两天就有近10万人关注和阅读。
更进一步说,在目前互联网金融趋势下,“支付、货币、存款、投资”已经一体化,边界模糊。过去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流动性和收益是矛盾的,当一种产品的流动性趋向无穷大的时候,收益率趋向于0。互联网金融颠覆了这一点,用“T+0”和移动技术使余额理财既能做投资品,也能做流动货币。这也是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谢平最近一再强调的观点。
近两年,我们也一直在鼓吹利率市场化和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学会过精细化的日子了。如今,这三股潮流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下行期,让商业银行靠规模扩张实现暴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家看到,商业银行需要差异化、数据化、移动化、互联网化,需要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快速发展和扩张规模很容易掩盖问题,但是在经济放缓和转型阶段,需要紧紧守住风险底线,做好精细化管理,否则,一批不良和坏账的出现,前面发展成果可能就瞬间化为乌有。一些端倪正在显现出来。比如,当下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否应该引起重视。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795亿元,是2011年同期的2.65倍,较去年同期增长30%;不良贷款率为1.68%,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0.94%和0.92%。连云港农商行甚至爆出其不良率为26.76%,其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资本充足率已经转为负。
那么,这个事情是个案,还是系统性风险之初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呢?针对当下的风险解决方案的工具、方法和思路是什么?为此,需要各家商业银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消化,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真正把风险工具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去,即风险量化,把过去“干了再算”变为“算了再干”。
- 不执着:户籍制度改革能否让房价重新向上
- 盛博:谁将引爆新一轮牛市?
- 取消限购也救不了楼市
- 李毅中: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高达
- 马光远:民营银行将改变中国银行业的垄断
- 郎咸平:新三板会否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 不执着:上海银行上市恰“生不逢时”?
- 徐斌:经济增速7.4%已经了不得
- 徐明天:全国只有深圳一个城市不怕房地产下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